華僑網 中國新聞 “非遺之美 今日生活”2025中國手工藝術設計展啓幕
公益廣告

“非遺之美 今日生活”2025中國手工藝術設計展啓幕

  3月28日,“非遺之美,今日生活――2025中國手工藝術設計展”在北京新聞大廈召開發布會。展覽将集中展示“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實施以來的創新成果,以“提高非遺保護利用水平、振興傳統工藝”作爲主要實施措施,不斷探索非遺助力文旅融合、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的方法和路徑。

  展覽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11月9日在今日美術館2号館舉行,以“非遺之美、今日生活”爲主題,聚焦複興傳統文化與傳統手工藝,展現來自全國不同地域和不同品類的手工藝術設計作品與産品,特别是将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現代設計相結合,面向新型文旅市場的傳統工藝創新作品。展覽由今日美術館與非遺之美聯盟聯合主辦,北京伍舞陸台文化傳播公司、遺韻之美(北京)文化發展公司、北京清美道合設計院聯合承辦,北京中海美宿文旅公司、北京巨瓴創意文化發展公司等機構作爲協辦單位。

  展覽将通過展現手工藝術設計賦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項目案例及成果,構成系列專題展、專業與行業交流活動、手作花園市集等。主題展以藝術展爲特色,專題展采用“展中展”方式,以系列專題展形成總體展覽格局。其中有“百年中國、日用即道”手工藝術設計文脈展,将中國傳統工藝伴随着傳承和創新的發展曆程進行描述,将傳統工藝曆史文脈進行集成,探尋中國傳統工藝傳承創新及手工藝術設計演變的基本線索。通過藝術設計融合傳統工藝的創新發展,從傳統手工藝到現代藝術設計,不斷地轉化融合、創新發展,傳遞着未來創新發展的文化脈絡。還有“吾帝一品”非遺文創專題展等項目,以趣味、活潑的方式,向大衆展示不同曆史時期的非遺作品的現代轉譯。

  展覽主辦方今日美術館(TAM)成立于2002年,以促進全球語境下“藝術與科技”“藝術與設計”“當代藝術” 三個方向的深度探索爲主旨,緻力于爲藝術家、公衆和跨學科機構提供一個開放的交流平台。今日美術館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獲得民營非營利牌照的當代美術館,開館至今一直走在激發對話、拓展觀念的前沿。23年來,今日美術館持續以廣泛的展覽、公共活動、教育課程、館藏、出版項目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今日美術館的展覽以傳遞創新性的藝術觀念并推動跨界創意的有機生長爲方向,緻力于成爲生發靈感與深度思考的公共空間。此次攜手非遺之美,将通過手工藝術設計的沉浸式體驗等多種創新形式,竭力跨越大衆與美術館之間,藝術實踐與展覽空間之間,展覽空間與觀衆之間,觀衆與藝術家之間的種種邊界。

  “非遺之美”是對傳統技藝的傳承,創作者們吸收、消化傳統文化并将千年審美轉譯進入當代設計語境,今日美術館意在托舉創作者們傳承創新的價值,并向公衆呈現此般探索的階段性成果。“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中國的良器講究物制作需順應天時、地理、材料特性與工匠技藝的統一,體現“器以載道”的功能性哲學。回歸自然人作爲生活主體性的探讨,與當代所倡導的“生态設計”不謀而合,這也是今日美術館所提倡的“今日生活”――将藝術作爲生活方式的基礎價值觀。

  總策展人曾輝表示,本次展覽既是貫徹落實《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及《關于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精神的創新實踐,也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積極探索。通過構建可持續的非遺之美展示推介平台,通過“藝術設計走進傳統工藝,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的創新路徑,可持續性的開展非遺傳承和創新活動,增強手工藝術設計的市場消費能力,引導和促進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爲培育新型文化業态、滿足人民群衆美好生活需要貢獻文化創意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