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特稿評論 高志凱:沒有人能阻攔我們進入自己的領土——中國台灣省
公益廣告

高志凱:沒有人能阻攔我們進入自己的領土——中國台灣省

編者按: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自上台以來,動用多種手段打擊島內政治異己,恐嚇反對“台獨”分裂、不滿“去中國化”操弄、要求改善兩岸關系的各界人士,大搞“綠色威權”。近期,其進一步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掀起“綠色恐怖”,不僅成為“麻煩制造者”,更是“危險制造者”和“戰爭制造者”。

4月1日,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對以賴清德為首的“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警告。

就最近海峽兩岸的局勢變化,觀察者網(下稱記者)連線了國際問題學者、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

記者:近期賴清德當局小動作不斷,在《反分裂國家法》提出二十周年前夕,不僅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拋出所謂“五大威脅及統戰威脅”,還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高老師,您如何看待賴清德近來的一系列叫囂?他的目的是針對島內還是針對大陸,再或是向美國投誠?這樣的行為對兩岸和平威脅有多大?

高志凱:最近賴清德及其當局在台灣海峽兩岸關系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舉措,我們將其稱為“賴十七條”。其中最顯著的一項舉措是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這一提法實際上改變了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一直維持的現狀。近期美國以及七國集團在相關表述中強調“不準用武力或脅迫來改變台灣海峽兩岸的局勢”,但“賴十七條”——尤其是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的部分——已實質性地改變了兩岸現狀和局勢。因此,我認為大陸方面一方面應高度重視此事,另一方面必須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

至於賴清德當局為何采取如此行動,我認為原因很明顯:賴清德當局現在十分慌亂。一方面是因為近期兩岸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另一方面國際上也出現了許多變數,賴清德當局擔心如果現在不動手,未來可能就會錯失良機。

賴清德

他們觀察到烏克蘭局勢的最新發展,見證了美國立場的180度轉變——把烏克蘭當作棄子,並直接與俄羅斯就多個方面展開談判。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總統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言不諱的話語:“你沒有牌了,你沒有牌,你有什麽牌呢?”這使得賴清德也不得不掂量自己手中的“牌”,擔心特朗普及其政府是否也會說台灣方面“沒有牌”可打。正因如此,賴清德當局認為如果現在不動手,未來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於是決定采取強硬措施,重新界定台灣海峽兩岸的關系。

在這種局面下,賴清德當局會怎麽做呢?我認為,首先他會在島內對台灣民眾進行威懾,一方面逼迫越來越多的人進行登記、參軍,另一方面要求包括出租車司機在內的各行各業做好打仗準備。同時,他們還將進行軍隊擴編,並儲備各類戰略物資。此外,賴清德當局整日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進行各種形式的勾結。

總之,“賴十七條”實際上是賴清德及其支持者邁出的極其險惡的一步,在我看來,這一舉措已實質性地改變了台灣海峽兩岸的現狀。我覺得通過那17條,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祖國統一不能一拖再拖,而是必須采取果斷措施。

當然了,果斷的措施究竟是什麽?是和談還是武統,抑或采取其他方式?我曾經強調過,也許我們可以考慮類似“第二次西安事變”的策略,也許台灣地區會湧現出第二個張學良將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台灣問題也許可以采取智取的方式,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和平統一或單一手段。那麽,如何實現智取?如何用智慧來實現台灣的統一?這應該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記者:賴清德不僅在台灣島內大搞“綠色威權”,還將魔爪伸向了大陸配偶群體。陸配“亞亞”因被認定煽動“武統”遭民進黨當局取消在台依親居留資格並於25日被迫離開台灣,與三名子女分離。還有另外兩名陸配也因同樣原因被限期離境。從您的角度看,賴清德當局此時驅逐陸配,意在何方?

高志凱:賴清德當局驅逐陸配,本身既非常惡劣,又非常危險。大家都知道,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很多台灣同胞和大陸人士相互走動。據說如今在台灣島內已累計有50多萬陸配新娘、新郎,他們在台灣結婚成家、立業。

陸配“亞亞”

這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充分有力地表明了海峽兩岸是一家人,我們都是同文同種。台灣同胞可以到大陸來生活、居住、讀書、就業、走親訪友、旅遊等等,而大陸同胞過去也能去台灣做許多事情,隻不過賴清德對大陸同胞進入台灣島內設置了各種障礙,讓這一次情況大為不同了。

賴清德對於陸居或大陸新娘所采取的這種極端措施,我認為其目的有幾個:

首先是“殺一儆百”,警告在台灣的大陸人士“你不能推動‘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大方針,你必須跟著‘台獨’分子的所作所為一起走,你不能在台灣成為推動大陸利益的積極分子”,這樣的措施明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另外,我覺得他們還想借此說明,台灣和大陸不一樣,宣稱台灣海峽兩岸的人不是同宗同源,“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或民族”。這種言論非常危險。

最近他們對大陸人士的驅逐,實際上就是在這條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意圖威脅台灣同胞,告訴他們不能隨便與大陸人士往來、成家立業或一起變成統戰的勢力,而是要為“台獨”賣命,把自己的命運與“台獨”分子、“台獨”勢力捆綁在一起,這也是從實質上改變兩岸關系的惡劣行徑。

記者:近日國台辦發言人表示,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海峽兩岸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分別為中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不存在所謂的“國際水域”。事實上,國際海洋法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中國尊重各國依據中國法律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在台灣海峽相關水域享有航行權利,但堅決反對有關國家以“航行自由”為名挑釁、危害中國主權和安全的非法活動。 您如何看待和解讀這一表態?此前島內炒作大陸意圖將“台海內政化”以建構“軍事一中”,從您的角度看,我們的回應是否代表了台海局勢正在或即將發生某種轉變?

高志凱:我們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海峽法律地位的界定和陳述,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於某些居心叵測、別有用心的國家誤讀現狀並采取搗亂行徑起到了警示作用。

為什麽我覺得這個描述是正確的?原因在於:國民黨自1949年逃到台灣後就開始據島自守,同時聲稱要反攻大陸。雖然當時他們仍堅持“隻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然而到了“台獨”分子上台以後,台灣就越走越遠。他們實際上把台灣島及其他一些島嶼當作一個單獨的“國家”,他們還在台灣海峽中間畫了一道所謂“中間線”作為“硬性邊界”,宣稱線的東邊屬於台灣,線的西邊屬於大陸,這本身就是完全錯誤的。我們要明確,大陸和台灣都屬於一個國家,這正是一個中國原則最根本的含義。

具體來看,台灣海峽的西岸是福建,東岸是台灣島。以兩岸向東和向西延伸計算,首先是我們的領海區域,其次是毗鄰區,再就是專屬經濟區。考慮到台灣海峽總體非常窄,如果將這些不同區域疊加起來,就已經沒有任何剩餘的水域,也就是說,中間沒有所謂的“國際水域”——當然“國際水域”這個詞本身也不是一個嚴謹的術語。這就表明,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對台灣海峽兩岸——即大陸和台灣島——擁有管轄、統治和主權。

台灣海峽

因此,無論是對於領海區、毗鄰區,還是專屬經濟區,我們都有權行使管轄、控制權。我認為,這一點無論是從國內法還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他國際條約的角度,都是合理且大家都能接受的。這一條現在非常重要,將來某一天會變得更加重要。

哪一天呢?假設台灣海峽兩岸真有所行動,過去常聽一些外國宣稱要幹預,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台灣有事”就是“美國有事”等等。美國前總統拜登曾數次強調,一旦台灣有事,美國要派兵幹預。那麽,他們打算如何幹預呢?假如他要派船進入台灣海峽進行幹預,我們早就有話在先了,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不能隨隨便便地讓軍艦、潛艇等任意通行,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章辦事,我們甚至有權對其進行合法封鎖。這不僅對當前十分重要,對於將來萬一出現意外情況時,我們也能確保台灣海峽從西岸到東岸的航線不受外國勢力的幹擾和侵犯。

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向台灣海峽兩岸、向台灣同胞乃至向全世界解釋清楚這一點,並予以記錄,這對於將來可能發生的特殊事件將起到關鍵作用。

記者:除此之外,最近大陸在打擊台灣間諜方面也在發力,先是公布了4名台灣網軍的信息,接著又推出“台獨”打手、幫兇迫害台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在打擊“台獨”方面,大陸還有哪些手段?頻頻亮劍,是否意味著大陸在對台方面“硬的更硬”?

高志凱:我對於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最終實現兩岸統一方面有幾點想法:

首先,我認為目前在統計經濟、數據、人口等方面,仍然是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分別統計,這種做法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我建議,從現在開始應建立一個整體的統計體系——比如在統計中國經濟規模時,總數據要包括香港、澳門,也包括台灣地區。

國際上常有“大中華地區”這一說法,即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澳門。我覺得我們到時候了,我們應公開地、大張旗鼓地提出“大中國地區”的概念以及統計數據和統計口徑。我們不要再把台灣地區單獨進行統計,而是要將台灣地區的統計數據直接並入全國的整體數據,這一點至關重要。無論是統計我們的領土、經濟發展情況,還是人口變化,都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推出“大中國地區”的數據庫。

其次,我們應建立一套制度,對台灣當局以及各類“台獨”分子(無論是政府內部還是民間)進行數據統計,最好能落實到對個人所作所為打分。例如,賴清德如今在某些方面已走到極限,他的行為不會沒有後果。我們都在仔細觀察,等到各類數據收集到位、統計到位,到時候算賬,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懾力。“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而且這張天網可能非常密集。同時,對於台灣同胞來說,也應有這樣的做法:如果你是促統的,同樣要有所記錄、有所表現,等到祖國統一時,你所做的正確行為也應予以獎勵,實現獎罰分明。

抗戰時期的“善惡錄”“紅黑簿”

無論是在推動統一的過程中,還是在維護台灣海峽現狀、反對分裂的鬥爭中,都應讓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明白,推動統一是正確的事。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為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都有義務和責任推動這一進程。

如今我的所作所為都有據可查,到統一那一天,就能實實在在地說明自己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應該得到獎勵還是懲罰,這一點已經是當務之急。

第三,我認為在同世界各國開展外交、推動國際關系發展時,還應考慮一些事。一個是要明確底線,防止“台獨”情況走得越來越遠;另一個是在國內外都要有明確部署,以免出現意外時,我們沒有說明白,或有些國家裝作不知情,甚至聲稱我們之間的事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比如最近,日本政府竟然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事實上不承認此前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陳述,這種情況是不可允許的。

我們目前已與18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而這些國家與我們建交的基礎之一就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慮到近期日本等國的表態,雖然建交時他們已作出承諾,但我覺得我們應采取措施,每年在與這些國家互換文件時重申這一條。

在國際上,我們應有更大的作為,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不斷重申這一論斷上。這類重申固然重要,但根據最新國際局勢和台灣海峽形勢的變化,我們應有新的舉措。我們應每年要求他們書面重申承諾;如果他們不這樣做,若違背當年建交時作出的莊嚴宣誓,一定要讓他們付出相應後果。

同時,我們也要就“台獨”分子及其幫兇的一些動向,尤其是美國政府聲稱要幫助台當局參加更多國際組織活動的可能做好準備,堵住他們推進相關惡劣行徑的可能。

記者:隨著大陸方面演習壓力加大,不少人猜測一些現在一直明面反共反統一的人群會在統一開始的第一時間選擇投降,他們現在一直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大陸還有很多內部事務需要處理,而且即使大陸開啟統一,他們連夜支持統一都來得及。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我們是否需要對相關策略進行調整?

高志凱:我覺得我們大陸方面應該更加旗幟鮮明地有所作為。就拿最近台當局將大陸新娘趕出台灣,導緻家庭破碎等情況舉例,難道我們就眼睜睜看著她們被趕走嗎?不行!我們首先應給這種行為定性。我們要明確,這種行為破壞了兩岸和平的現狀,這種行為屬於挑釁,是讓兩岸關系從和平轉變為敵對的惡劣行徑。我們必須強調,這種行為要為兩岸的最終敵對承擔責任;同時明確表態,等到兩岸統一時,所有參與驅逐大陸人士的“台獨”分子都會受到懲罰。我們現在應先將這些人列成名單,明確記錄哪個單位、哪個人負責、誰簽了字,予以公布。每驅逐一人,我們都要大做文章,絕不能說“大陸軟、對方硬、我們無可奈何”,這一點至關重要。

另外,我有一個建議。既然我們總說台灣海峽沒有所謂“中間線”,兩岸本身都是中國的領土,中間海域可以劃分為領海區、毗連區、專屬經濟區等,那麽我們的船絕對能夠開到台灣島去。我們可以先派無人艇,再派民船、漁船等等。我們可以明確表示,這些船隻本身不帶武器,大陸絕不會開第一槍,但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大陸的人、大陸的船、大陸的無人艇和無人機駛向台灣。

大陸的漁船 資料圖:央視新聞

說到無人機,我覺得應當跟台灣方面講得很清楚:從某年某月某日起,大陸的無人機將向台灣方向飛行。起初,它們可以在高空飛行,隨後再逐步降低高度——從2萬米降到1萬米,再降到8000米、5000米、1000米,甚至500米。我們必須明確說明,我們的無人機不攜帶任何武器,沒有任何軍事目的,就是來傳遞一個信息:台灣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我們的人、船、飛機以及各種工具都是可以互相走動的。如果你膽敢開槍開炮,就必須承擔責任——我們不開第一槍,但這並不等於我們不會開第二槍。

由此,我認為大家心照不宣,逐漸會形成這樣一個局面:我們的無人艇可以駛向台灣,我們的無人機可以在台灣島上空巡航,讓台灣有關方面和台灣民眾逐漸接受這一現實。慢慢地,台灣民眾也會認識到,自己不應支持“台獨”,而應大聲疾呼反對“台獨”。

如果有台灣同胞因受到“台獨”分子、當局的打壓,根據我們的標準,這實際上是立功的行為,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我們就應對其進行記錄和表彰;而對打壓他們的單位或負責人,也要明確誰做了就應承擔相應責任,到時候必將受到處罰。

我希望,兩岸人民都能明白,反對“台獨”行為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與此同時,無人機、無人艇每天都會出現並傳遞一個明確信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要來就來,沒有人能夠阻攔我們進入自己的領土——中國台灣省。

我曾在采訪中與一位“台獨”分子辯論,他說出於某些原因我們不該實行“一國兩制”,我當時就說:“你不要‘一國兩制’,那就等著‘一國一制’吧!”這句話應當向台灣方面說清,提出“一國兩制”是為了你好;如果你拒絕“一國兩制”,那就隻能接受“一國一制”。原本我們對台灣地區還有一些特殊待遇和安排,如果“台獨”分子非要拒絕這些特殊安排,那麽情況就非常清楚。

再比如,在參加奧運會等國際體育比賽時,也應明確說明:台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隻有這樣,才能肅清“台獨”分子過去多年所留下的流毒,並讓國際社會認識到一個中國的事實。

我最近接觸了阿塞拜疆外交部副部長,他特別強調,阿塞拜疆堅決支持一個中國原則,而且中國也支持阿塞拜疆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認為這正是中阿外交關系的基礎。我們與每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都要再三強調這一條,最好以書面形式將這一條款寫明,對方簽字蓋章,我們予以確認,並每年將這一確認文件送到聯合國展示。1971年中國的決議,到現在已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我們必須堵死“台獨”分子的路,封住國際上那些試圖支持“台獨”分子的敵對勢力的通道。

記者:日前發布的七國集團(G7)外長聯合聲明公然宣稱“反對任何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的企圖”以及“有意義地參與適當的國際組織”。相關國家為什麽會選擇這個時候發表此類言論?它們是否在有意進一步縮小對台海問題的政策模糊空間,試圖將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

高志凱:首先,由於美國的所作所為,七國集團這個機構現在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美國與機構中的其他幾個國家——尤其是加拿大等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而且越來越公開化。因此,我認為這個七國集團以及它所參與的如北約等組織,在針對烏克蘭戰爭這件事上已經出現了極為矛盾甚至你死我活的爭鬥。於是,它們不得不去尋找一個共同點,好讓大家在某個問題上還能達成一緻協議。找來找去,到底找到了什麽呢?那就是台灣問題。

G7外長會

我覺得,這個七國集團最近所做的表態,背後有深刻背景,並且反映了國際環境中發生的重大變化,因而它們現在借台灣問題來做動作。另一方面,它們所宣稱的“反對用武力或脅迫改變台灣海峽現狀”,實際上這完全是在幹涉中國內政,中方當然予以強烈譴責。同時,我們也可以再強調一句:“賴十七條”實際上已經實質性地改變了台灣海峽兩岸的關系。

本來,兩岸是和平的,人員可以自由往來,大陸和台灣原本可以自由通婚,大陸各類人才和物流也可以流向台灣,台灣同胞中的各類人才和物流同樣可以前往大陸。2024年,台灣地區與大陸的貿易額已超過2000億美元,而且還有800億美元以上的順差;如果將來自大陸的貿易順差剔除,台灣地區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其實是逆差。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究竟是誰在改變台灣海峽兩岸的關系?究竟是誰把敵對作為主旋律?又是誰把大陸當作“境外的敵對勢力”?答案顯而易見,是那些“台獨”分子,是賴清德!我認為,我們應該把這一點明確告訴國際社會,照會七國集團:“你看看,是誰在改變局勢!”不要等到台海局勢日益緊張、最終不可收拾時再通知,可能到那時就太晚了。

我們要抓住時機,痛擊落水狗。既然賴清德已經把他的尾巴露出來了,我們就要緊緊抓住不放,把他的尾巴打爛、打斷,讓那些“台獨”分子再也沒有折騰的空間。

記者:台所謂“駐美代表”日前受訪稱,在應對中國大陸的防禦事務上,台當局與美方不斷討論購買哪些美國制造的武器最適合,並稱台灣方面正在改進軍事儲備和糧食供應。此前我們也看到,美國候任副防長稱,台灣地位問題對美國並非極端重要,但美在台擁有重要安全利益,台應將軍費開支大幅提升至GDP的10%左右。從您的角度看,美國方面究竟將台灣擺在何種地位?美國對台灣的“再武裝化”所期望達到的目的是什麽?

高志凱:我覺得仔細觀察特朗普總統對台灣的立場,可以得出幾個結論。首先,美國試圖把台灣的半導體,尤其是台積電等產業“逼”到美國去。特朗普總統曾宣布,台積電不僅同意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後來甚至又提高到2000億美元。這絕不是終點,今後他還可以繼續要求台積電以及台灣方面對美國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

另外,美國方面也宣布,台當局已同意投資接近500億美元,用於建設所謂的阿拉斯加海底輸氣管道項目。這些項目無一不是要到猴年馬月才能完工;而且這些資金一旦投進去,未來是否有收益、如何有收益,都難以說清楚。

台積電美國工廠

因此,從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的角度看,他們是要把台灣榨幹,把台積電“逼”到美國去,變成“美積電”,把台灣的錢拿到美國去。他們忘了告訴你,台灣現在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是幾十年來通過兩岸和平貿易積累下來的;而如今,他們卻要把台灣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外匯儲備逼迫投入美國。

另外,我認為特朗普總統與前總統拜登完全不同。拜登在四、五個場合被問到一旦台灣海峽有事美國是否會派兵,他都回答“會派兵”,雖然後來國務院、國防部都予以糾正,但拜登顯然是在搞“戰略模糊”。

而特朗普則沒有搞這種戰略模糊,他多次直言台灣在哪、台灣有什麽價值,現在又說,台灣要得到美國的保護,就得拿錢來,要求台灣將防務預算提高到GDP的10%,然後用這10%的資金盡量多地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設備、硬件、軟件等,目的就是想榨幹台灣的血,奪取台灣的財富。

我始終相信,當中國發動統一軍事行動時,美國不會派兵。為什麽呢?你想想,美國為何要讓大兵為捍衛所謂的“台灣獨立”而流血,甚至丟命?那無異於讓美國介入他國內戰。

對於台灣海峽的現狀和歷史,美國最清楚:不論是上世紀30、40年代,還是1949年以後,不論是抗美援朝期間,還是冷戰時期,直至1971年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松總統國事訪問中國、1979年中美建交等等,這幾十年來,除了我們中國,還有誰比美國更清楚?美國老是裝糊塗,搞戰略模糊,現在又擺出架勢說:“台灣你有錢的,統統拿到美國來!”,連台灣的外匯儲備都要逼著轉到美國。

最近,美國甚至提出100年期無償國債計劃,還要求持有者不得轉讓。它很有可能逼迫台灣先投資1000億美元,再投資5000億美元,甚至1萬億美元,購買這些不可轉讓的無償國債。這難道不是要把台灣幾十年積攢下來的財富全部毀掉嗎?

所以我認為,美國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想把台灣作為代理人,盡快從台灣榨取利益,先把那些核心、有價值的東西逼到美國去,然後再跟台當局算賬,如果台當局還需要美國“保護”,那就拿錢來,把美國變成一個“雇傭軍”。

但我要多次強調,中國對國家的領土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是無條件、毫不猶豫的,絕對不可能討價還價。因此,無論美國如何重新定位、如何利用台灣問題來說事,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中飽私囊,這一切都改變不了中國實現祖國統一的必然性。

.高志凱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