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麗江4月3日訊(記者 張晶)在被譽爲“最美雲嶺天路”的麗香鐵路上,旅客們不僅能夠欣賞沿途的美景,還能在疾馳的列車中暢享無阻的網絡。
4月2日,“發現最美鐵路?雲嶺天路春潮湧”網絡宣傳活動“發現團”來到了位于文筆山二号隧道出口處的K167直放站,探尋“人在車中坐,網絡暢快遊”的奧秘。
“大家看到我身後的這個院子和鐵路兩邊的鐵塔了嗎?這就是秘密所在。”昆明通訊段麗江綜合工區工長汪淼湧介紹道,“鐵路左邊的鐵塔負責傳遞鐵路行車調度指揮信息,鐵路右邊的鐵塔就是負責爲旅客提供電話、上網等通信服務的設備。”
通信鐵塔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晶攝
汪淼湧指着鐵塔上豎起的像闆子一樣的東西說道,“那就是發送和接收信号的天線,我們稱之爲‘闆狀天線’。旅客的手機、電腦、iPad等通信設備就是通過它與外界進行聯通的。我們接入了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全部實現5G信号覆蓋。”
通信工劉豔林在進行光纜接續作業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晶攝
細如發絲的光纖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晶攝
在隧道内實現上網無憂是一個技術難題。“我們在隧道洞室内安裝了信号傳送和處理的設備,稱之爲‘直放站’。同時,在隧道壁挂設了漏洩電纜,它們和天線的作用一樣,負責信号的發放和接收。”汪淼湧解釋說。漏洩電纜的安裝高度經過精心設計,正好在列車車窗的中部,以保證旅客的上網體驗更優。
工作人員在操作無人機檢查隧道情況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晶攝
據介紹,麗香鐵路全長139.7公裏,共有20座隧道、34座橋梁,橋隧比高達73.4%。在這樣的複雜地形中,确保通信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隧道裏每500米左右就安裝了一套設備,全線共有228套這樣的設備。爲了保障這些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通信工區需要定期對它們進行檢修維護,且檢修一般都安排在淩晨不開行列車的間隙進行。”汪淼湧說。
“由于我們總是晝伏夜出,旅客們基本看不到我們,我們戲稱自己是‘隐形人’‘追光者’。”汪淼湧笑着說。在他看來,鐵路通信是一條看不見的“高速公路”,它連接的是旅客對美好出行的需求,連接的是邊疆高原人民緻富的渴望,連接的是鐵路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