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買藥認準“追溯碼” 掃碼“驗貨”防踩坑
公益廣告

買藥認準“追溯碼” 掃碼“驗貨”防踩坑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徐鵬航)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唯一“電子身份證”。一盒藥品的追溯碼,隻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複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

  此前,國家醫保局已明确2025年全面推進“碼上”嚴監管。“碼上”時代來臨,買藥需要注意什麽?國家醫保局4月2日進行解讀。

  購藥認準這個“碼” 

  走進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藥店,記者看到,大部分的藥盒上已印有藥品追溯碼。

  根據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此前印發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後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都要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

  “我們強烈建議醫保購藥者隻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沒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追溯碼被撕掉或者損毀的藥。”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說,特别是2026年1月1日起,藥品将實現追溯碼全覆蓋,對于沒有追溯碼的藥品要“敬而遠之”。

  這一負責人提醒,确定藥品身份的唯一證據是印在藥盒上的追溯碼,而非購藥發票或者小票、微信、支付寶付款記錄等。購藥者要在結算時注意售藥人員是否掃了所購藥品藥盒上的追溯碼,不能掃其他藥品的追溯碼。

  需要注意的是,住院拆零服用的藥品、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目前暫時沒有要求使用追溯碼。

  發現重複銷售可及時索賠 

  購藥後,消費者如何了解所購藥品情況?目前,國家醫保局微信公衆号和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都已提供查詢功能,購藥者可以掃碼“驗貨”,獲取藥品銷售信息。

  如何判斷藥品是否合法合規?據介紹,如結果顯示“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且确爲本人購買,則說明此藥品合法合規;如并非本人購買,或顯示“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則說明此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爲“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提醒,購藥時要注意索要保存小票,可将藥盒上的追溯碼标注在小票上相應藥品名稱後,并拍照留存,以保留證據,維護合法權益。

  此外,如查詢結果顯示“未查詢到産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顯示銷售信息,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

  守護“看病錢”需要共同努力 

  醫保基金事關參保人看病就醫,“碼上”嚴監管,是爲了保障參保人的合法權益。

  國家醫保局提示,藥物服用完畢後,建議将空藥盒上的追溯碼撕毀,不讓有心的犯罪分子繼續盜用空藥盒和追溯碼。

  同時,不要将自己的藥盒或藥品出售給“藥販子”。一方面,藥品經非法轉賣後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如藥品在被非法轉賣時被發現,将會對自己的醫保待遇帶來不利影響,嚴重的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大數據時代,藥品回流、串換等違法違規行爲‘無所遁形’。”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将充分發揮藥品追溯碼數據價值,構建各類大數據模型,拓展監管應用場景,對串換、倒賣醫保藥品、空刷套刷醫保卡、僞造處方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爲開展精準打擊,加大處置力度。

  國家醫保局呼籲,定點醫藥機構不要有僥幸心理,嚴格遵守“不空刷、不串換、不采購(非法渠道藥品)、不銷售(非法渠道藥品)”的要求,共同守護好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