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球100多個貿易夥伴加征對等關稅,歐盟、中國、日本和亞太多個經濟體如越南、台灣和馬來西亞都被征收高于預期的“不對等關稅”。分析指,不論貿易夥伴堅定反制或讓利求和,二戰後所建立的全球貿易秩序都将受挫,小國别無選擇必須尋求經貿轉向。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訪問學者奧爾森(Stephen Olson)向《聯合早報》分析,面對高關稅,各國如今面對兩個局面,一是站穩立場采取反制,希望迫使特朗普讓步,二是尋求跟特朗普達成交易,避開關稅,但兩種情況都不大可能取得理想結局。
他說:“選擇報複的國家,毫無疑問将面對特朗普的立刻反擊。一旦冤冤相報的循環開啓,就無法預見結果會如何,恐怕連1930年代由關稅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戰都會相形見绌。”
盡管特朗普周三(4月2日)最新宣布的對等關稅幅度和廣度都頗極端,不過他此前也多次放話,願意在過後與各國商讨,達成可讓美國獲益的協議。
美國财政部長貝森特周三接受福克斯新聞和彭博新聞訪問時警告各國勿采取報複措施,他勸貿易夥伴“坐定,消化新措施,然後看接下來能怎麽做。如果你報複,行動就會升級。隻要你不報複,這就是最高端的稅率。”
奧爾森對此進一步分析,如果被嚴重打擊的貿易夥伴選擇談判,并成功獲取一些減免,避開貿易戰,這樣的情況也不值得高興。“到時候,特朗普實際上将把全球基于共識達成條規的貿易關系,轉變成類似向黑幫組織交保護費以換取保護的局面。”
他提醒,“最重要的一點是,各國必須判斷,特朗普政府真會履行任何貿易協議的概率究竟有多高。”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與政治學教授普山·杜德(Pushan Dutt)接受訪問時預期美國與貿易夥伴的紛争接下來還會升級,各方會“丢出更多蘿蔔和大棒”。
“更危險的是,目前有傳言指,特朗普政府将幹預貿易夥伴的國内政策,如抨擊優惠稅率或增值稅(VAT)不公平,并開始檢視貿易夥伴的彙率政策;也有傳言美國政府将把美國國庫卷轉換成零利率的永久證券。”
東南亞國家在這一輪對等關稅措施中尤其受到沉重沖擊,包括對美貿易順差顯著的越南(46%)、泰國(36%)和馬來西亞(24%),柬埔寨和老撾更是面對最高的49%和48%稅率。
杜德指出,各國無力阻止美國無止盡的加征關稅,對亞細安國家和本區域其他小國的困擾尤其嚴重。“它們别無他法,在經貿上必須轉向中國和印度兩個龐大市場,轉向區域貿易,轉向國内消費。”
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任埃爾姆斯(Deborah Elms)形容對等關稅對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是“一場災難”,它們無法在一夜之間應付将近50%的超高關稅。這些國家原本以最不發達國家的條件獲得美國給予免稅,如今必須轉向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市場。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資深學者樂福莉(Mary Lovely)說,特朗普所宣布的對等關稅比預期要糟糕許多,這些關稅究竟會如何執行并不明确,“對全球貿易的重新轉向将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