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征高額對等關稅,稅率的幅度和廣度超出預期,在美國内外引起強烈反彈,全球股市應聲下挫。這預示世界經貿或遭受重擊,經濟衰退的風險驟升。
特朗普于美東時間星期三(4月2日)在白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對一些貿易夥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其中包括新加坡。最讓人震驚的是,美國将對60多個對美貿易順差顯著的經濟體加征更高的關稅,包括幾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如歐盟(20%)、中國(34%)、日本(24%)、韓國(25%)、印度(26%)和越南(46%)等。
最低基準關稅于周六(5日)生效,更高關稅則在下周三(9日)生效,特朗普有權做出修改。
特朗普在簽署儀式上堅稱,他的關稅計劃将促使企業湧進美國,推動本土制造業蓬勃發展。
“4月2日将永遠被銘記爲美國工業重生的一天……我們将大力加強國内的工業基礎,撬開外國市場大門,以及推翻外國的貿易壁壘。最終,更多國内生産意味着更多競争,爲消費者降低價格。”
特朗普被加征更高關稅的貿易夥伴形容爲“不良分子”(bad actors),并出示一幅列出對部分國家的稅單,排在榜首的是中國。按他的說法,中國通過操縱貨币和其他貿易壁壘,對美國實際征收高達67%的關稅,但美國“很仁慈”,隻向中國征收“打對折的34%對等關稅”。
特朗普上任後即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20%關稅。白宮官員稱,對等關稅落實後,中國商品的關稅将疊加至54%。根據彭博經濟研究,若加上特朗普重返白宮前平均13%的對華關稅,中國商品接下來總共會被征稅67%。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四說,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征收對等關稅,并将堅決采取反制措施以維護自身權益。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警告,對等關稅帶來的不确定性将蔓延開來,引發新一波保護主義情緒,對全球千千萬萬的人帶來嚴重後果;歐盟已經準備好,如果接下來與華盛頓交涉失敗,将采取反制。
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明,日本須以國家利益出發,在考量如何最有效回應時不排除任何選項。
特朗普之前已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征收25%的關稅,這兩國在這一輪對等關稅措施中得以豁免。
根據白宮文件,特朗普之前已宣布加征關稅的鋼鋁産品和進口汽車,以及他屢次放話要針對的銅、醫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都不在這一輪關稅的涵蓋範圍内。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分别在4月3日及5月3日生效,産品總值每年近4600億美元(約6100億新元)。
特朗普的關稅大動作再度在美國掀起兩極反應。大力提倡制造業回流的美國繁榮聯盟形容,4月2日是“美國經貿政策史上最偉大的一天”,還說它“奠定了特朗普開啓經濟生産和繁榮的曆史功績”。
美國國家零售聯合會則說,對等關稅對美國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一樣巨大的焦慮和不确定性;此外,關稅幾乎立即生效讓人沒時間做準備,數百萬美國商家将受到沖擊。
即使在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内部,激進的關稅政策也引發激烈争論。黨内幾名參議員背離特朗普與民主黨議員合作,周三在參議院以51對48通過一項議案,阻止政府對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不過,預料這項議案不會在共和黨掌控的衆議院通過,徒具象征意義。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訪問時坦言,對等關稅“肯定會在短期内造成動蕩”,不過他強調,特朗普的目标是“讓美國和全球的經濟關系能在長遠實現轉型,變得更穩定、可持續和公平”。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經濟與政治學教授普山·杜德(Pushan Dutt)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特朗普一直堅信關稅是解決美國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能夠把所有制造業帶回美國。“諷刺的是,對等關稅導緻的不确定性驟然升高,全世界的企業如今都會采取觀望态度。”
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美國經濟研究主管索諾拉(Olu Sonola)說:“這是一次颠覆遊戲規則的事件,打擊的不隻是美國經濟,而是全球經濟,許多國家将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