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綜合電)美國商業團體普遍批評總統特朗普剛公布的關稅措施,指稱這會對美國的商業環境造成廣泛沖擊。
特朗普星期三(4月2日)宣布,從4月5日起對美國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從4月9日起對目前對美企實施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國家征收額外關稅。
對此,美國全國制造業協會會長蒂蒙斯指出,美國許多制造商的利潤本已很微薄,新關稅導緻的高成本将威脅投資、就業與供應鏈,有損美國要成爲卓越制造業超級大國的能力。
美國商會首席政策官布拉德利也說,新關稅将提高美國的物價并傷害經濟,他促請決策者把精力集中在加速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上,包括延長當前的稅收政策、重新平衡監管等。
不過,美國也有部分遊說團體支持政府的新關稅政策。支持制造業回流的美國制造業聯盟主席保羅說,新措施以國内的制造商和美國工人爲先,這是“朝着正确方向邁出的必要一步”。
特朗普聲稱新關稅措施将把就業機會帶回美國,然而在他宣布新政策後,業界首先考慮的是要不要提高價格、要不要減少對美國的出貨量,或者要不要直接削減投資。
全球金融咨詢公司deVere集團首席執行官格林說:“這就是你們(美國)在聲稱要增強世界經濟引擎的同時卻破壞它的方式。現實是嚴峻的,這些關稅将推高從手機到食品數千種日常用品的價格,這将加劇已經令人不安的持續性通脹。”
美國零部件制造商Arrowhead首席執行官卡納迪在新關稅公布前就說:“現在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信宣布漲價,大家都在這麽做。”他稱公司還在與亞洲供應商磋商,看它們是否願意承擔部分成本。
面對嚴峻的關稅狀況,一些進口商可能幹脆停止将商品引入美國。貨運物流公司OEC的銷售主管羅西卡說:“對大多數進口商來說,對等關稅使得繼續向美國進口産品變成是在财政上不負責任,這些公司必須将大幅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才行。坦白說,消費者很可能不願意買賬。”
受訪的企業高管稱,最嚴重的風險是由于不确定性大,企業會減少支出。接受路透社訪問的幾位高管說,過去幾個月來,他們一直在加速采購,将庫存從海外運回美國。他們公司的業務涉及汽車制造、航空、零售與各類工業。如今,他們還很可能暫停支出計劃。
曾經擔任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首席執行官的哈佛商學院執行研究員喬治說:“企業将嚴陣以待,不投資,不做任何交易,盡量對難以預知的經濟不适或可能是經濟衰退做準備。”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說,美國新關稅政策隻會造成雙輸局面,呼籲歐盟以強有力的方式做出回應。
不過,德國化工行業呼籲歐盟保持冷靜,因爲對抗升級隻會加劇傷害。
印度面對美國加征關稅26%,這高過印度商界的預期,印度出口商對此表示失望,但他們同時也松了一口氣,因爲與亞洲區内的制造業競争對手相比,印度受到的沖擊較小,甚至可能給予印度擴大市場份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