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所謂的“解放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世界揮舞起了“關稅大棒”,其中對台灣地區將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2%,這一高額關稅立即引發台灣多方人士不滿。更有台媒分析稱,受關稅沖擊,台對美出口下降或將直接影響台今年15%至20%的地區生產總值,“非常可怕”。
當地時間4月2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在10%基礎上加征更高關稅,其中對台灣地區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2%。
在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還特別提及台灣地區,特朗普宣稱“台灣奪走了我們所有計算機芯片及半導體,我們過去是王者,但現在已幾乎一無所有”。
特朗普還“解釋”道,盡管台芯片巨頭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投資,但因為台灣對美國征收64%的關稅,因此美國也對台灣征收32%的關稅,“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設廠在美國生產。”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特朗普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並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 IC photo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稱,盡管半導體、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但半導體供應鏈和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3C產品、汽車、AI服務器、筆電等產品,“隻要針對最終產品課征關稅,裏面的產品都跑不掉。”
吳大任還稱,台灣受“對等關稅”影響格外明顯。出口占台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65%至70%,尤其近年對美出口成長很快,去年對美出口占比已達23.5%,今年預估將超過25%。保守估計,對等關稅對台灣地區GDP直接影響介於15%至20%,非常可怕。
此外,據台《工商時報》報道,有業內人士向該媒體表示美國對從台灣地區進口的芯片課征關稅,直接影響不大,但對所有商品包括來自“台灣地區的服務器、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課稅,沖擊非常大。
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發言人李慧芝3日表示,(關稅)強烈不合理並表示“高度遺憾”。李慧芝還稱,後續將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
中國國民黨3日嚴正指出,這不僅是對台灣企業的重大打擊,更是對賴清德當局“依美抗中”政策的一記重擊。
中國國民黨指出,賴清德上任以來,一味迎合美方、全面倒向美國,經貿談判毫無戰略自主性,對兩岸關系更是采取對抗姿態,導緻台灣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中,毫無籌碼與招架之力。面對32%的高額關稅,賴當局不僅毫無準備,更無法說明如何化解這場經濟危機,令企業界與人民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