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旅遊地理 中環「水滴展」呈現港人不倒精神
公益廣告

中環「水滴展」呈現港人不倒精神

  圖:「舞動水滴展」大型藝術裝置展覽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展出。

  為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意創作「舞動水滴展」大型藝術裝置展覽,透過大小不同的水滴裝置,表達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共融的文化氛圍。展覽4月1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展出,吸引市民前往打卡觀賞。有市民認為,如果沒有東江水,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影響。大家要飲水思源,讓年輕人知道今日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首階段裝置包括一個高18.8米的水滴裝置和百多個不倒翁小水滴,於4月1日開始展出,而展覽的焦點是一個既屬首次展出,亦屬同類展覽中歷來最大、高28.8米的巨型水滴藝術裝置,將於5月登場。

  市民:飲水思源 感謝國家關懷

  回首1960年代初,香港曾飽受制水之苦,如街頭排長龍取水、家中艱辛儲水、大呼「樓下閂水喉」等,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當年香港遭遇百年大旱,水塘幾近乾涸,社會經濟與民生陷入困境。幸得國家伸出援手,全長83公裏長的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於1965年建成,從此改寫了香港缺水的歷史,其背後是無數工程人員和專家的默默付出,更是國家對香港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

  市民李先生看完展覽後感慨地說:「這些水滴裝置太有意思了,讓我覺得我們的水資源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啊!」

  當年飽受制水之苦,東江水來救命,現在這些水滴裝置讓我們感受到國家的關懷和愛護。市民張女士看完展覽後激動地說:「這個展覽太棒了,讓我們這一代人重溫了那段艱難歲月,也讓年輕人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多麼不容易!」

  此外,特區政府多位司局長也到場參觀,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六十年來,無論是改革開放初期廣東自身用水緊張,還是近年極端天氣頻發,東江水始終堅持穩定輸送供港,累計供水量達300億立方米,佔本港淡水總用量近80%,默默支撐着這個國際都會的繁華運轉;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原來每粒小水滴都係不倒翁,象徵住香港人不倒嘅精神。」

  有意參觀展覽的人士,可以通過網上預約(https://www.dccharity.org.hk),以節省現場等候時間,費用全免。大公報記者昨晚查閱預約網頁,今日傍晚六時的參觀時段,已經預約爆滿,據了解,相信因為不少人趁假期打算往參觀。內地社交網站有人發帖分享水滴展的相片,不少人留言表示希望前往參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清明要「清」「明」

內地客小長假湧港 遊海島嘆美食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