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特稿評論 特朗普的“解放日”,應視為“大陸解放台灣日”
公益廣告

特朗普的“解放日”,應視為“大陸解放台灣日”

特朗普的所謂“解放日”,時值台灣股市匯市放清明連假期間,因此市場反應要待周一揭曉,不過,對那些沒在愚人節當日離場的投資散戶而言,今年清明唯有哭墓。

根據彭博經濟學家估計,台灣地區被課征32%關稅,將導緻對美出口銳減63%,GDP下滑3.8%。在“解放日”前,台主計處預估2025年台灣GDP的增長率為3.14%,兩者相減,意味著經濟負增長。

美國目前是台灣地區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比重23.4%。因32%關稅受創最重的工業項目是,電子零組件、網絡設備、印刷電路,以及金屬產業。

台灣電子產業市值占台股總市值的55%-60%,是主要的出口勁旅,雖然特朗普政府暫時沒對半導體課征關稅,但台積電出口美國隻有74億美元,占台積電出口比重僅4.5%,絕大部分的芯片都出口到其他加工地區制成終端產品,再銷入美國。

換言之,台灣半導體因為內含在電子產品裏,所以等於也被課征了關稅。這些電子產品包含但不限於PC與筆電、服務器、ICT通信終端產品等,是台灣最具出口競爭力的行業。

隨之而來的股災,可想而知是什麽規模。

台灣出口的主要經濟體,包含柬埔寨、越南、孟加拉、泰國與中國大陸,全數被特朗普課征超過30%的關稅,另一個轉口貿易重鎮墨西哥則是25%——過去幾年因中美貿易戰而從大陸遷出的台商,無一幸免,全數避險避了個寂寞。

其他產業暫且不論,特朗普將東亞的科技業供應鏈一網打盡,當然直接沖擊美國最重要的科技企業。例如英偉達,芯片在台灣生產,成品主要在大陸組裝。又例如蘋果,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大陸與印度等地。

另外,內含AI芯片的各種制成品,幾乎都不在美國本土生產,對美國AI巨頭而言,自然損失慘重。因此,理論上,單就AI產業而論,美國AI巨頭已然過高的估值,恐被被打回原形,總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也不奇怪。

特朗普宣布關稅以來,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 CNN制圖

此前,美媒彭博社將台海戰爭造成半導體供應中斷的全球損失,渲染到10萬億美元,那“解放日”估值多少?我們靜待彭博社的估算。

關於“解放日”,值得關注的層面非常多,個人鎖定其中兩個觀察點:其一,關稅究竟會落實在哪些經濟體?其二,“台灣的估值”將被下調多少?

先從台灣島內部的哀嚎說起。

台灣“被關稅”的規模隻比大陸少2%,“台獨”氣炸

我在兩岸媒體已強調多次,台積電這次的千億增資,隻是首付,後續還有。此外,僅台積電一家公司不足以作為“台灣的保護費”,整個電子產業聚落都赴美投資,才符合特朗普的胃口。在“解放日”前,這番話是沒什麽人信的,現在應該可以下定論,產業命脈出走是大勢所趨,台灣整體的估值自然大幅滑落,美國所謂“保護”台灣的理由就更少了。這是保護費思維的吊詭與矛盾,與“矽盾”理論類似。

但美國“保護”台灣的理由更少,卻不代表大陸統一台灣的成本更低。

大陸被課34%(不含之前的20%),台灣被課32%,讓“台獨”分子不敢置信,這群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臟東西,在台積電的千億增資後,還哄騙台灣民眾“沒事”,“繳了保護費台灣就不會被課關稅”,“‘台美關系’更強固”,好似魏哲家救了台灣,洗腦百姓洗到自己都信了。即便美國丟出了“骯臟15”(The Dirty 15)信號之後,台灣估計自己已被列入,“台獨”仍在幻想豁免。

3月4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赴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並表示要在美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 美聯社

豈料,賣台的結果是稅照課,還隻比對岸少2%,不但傷害性極大,還侮辱性極強,這所謂“‘台美關系’堅若磐石”的詐騙術語已喊不出口,“台獨”當局隻好宣稱要向美國嚴正交涉。

領美國狗糧的敢向美國嚴正交涉?嘴硬不可信,行動才是一切。台灣對美國最直接有效的嚴正交涉,就是讓“投資審議委員會”依法拒絕台積電在美增資計劃。但兒皇帝敢嗎?

在“解放日”前夕,台行政部門負責人還在穩民心,請台灣人民安心睡個好覺。我是睡得很好,一覺醒來感覺更好,特朗普的“窮台”遊戲終於進入高潮。

將“海峽雷霆-2025A”視為大罷免減分項的國民黨,前一天還如喪考妣罵大陸,完全睡不好,今早醒來,立馬就有了解放感,搭著“解放日”順風車,卯起來反擊賴清德。

笑完了,我們就簡單算一下台灣還要繳多少“保費”。

如果台灣GDP下滑3.8%,相當於約300億美元。如果美國要求台灣增加軍費到GDP的5%,相當於增加近400億美元。不得不到美國設廠的各種大台商,總投資少說也要500億美元,再加上台積電今年的一千億,稅收加民財的新增支出,隨便算就超過2200億美元。

台灣一年總預算約1000億美元,債務約1880億,占GDP約24%,大緻而言負債並不高,因此,從美國的角度看,台灣還有很大的舉債空間,這就是大舉增加軍費的主要支點。也就是說,台灣將大幅舉債支付美國“沒有條約承諾的保費”。此外,台灣企業大舉赴美投資,還要流失巨額內部投資,於是乎,在特朗普的來回磨蹭下,台灣對美國的價值自然會迅速貶值。

因此,“台獨”分子尋找下一個所謂“護台神山”繼續哄騙台灣民眾之舉,也變得毫無意義,因為有國際競爭力的台商,已不可能不投資於美國。而窮台效應,將波及房價、工資、幣值與物價,理論上會在四年內讓所有台灣民眾都有感。

我們知道,某種層面來看,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目的並不全在獲取“關稅財”,它也是一種談判工具,而這種談判工具,隻對有能力反制的經濟體有效,那些沒有能力反制的經濟體,隻能乖乖繳關稅。

意思是說,“解放日”所公布的關稅,真正有意義的數據,隻有那些無法反制的經濟體。包含台灣在內,手上沒有籌碼,32%就是32%。但對中國大陸而言,最終結果不見得就是34%,經由談判能調整成多少,端視政府如何從整體面看待此一數據。

若台灣對美出口銳減63%,從市場的角度看,就隻能往中國大陸、東盟與歐洲找補,但缺乏自由貿易協定的台灣,基本是沒有出路的。這意味著,如果不敢鎖住台積電,台灣根本沒有反制美國關稅的任何工具,隻能增加舉債以支付關稅與強迫軍售的賬單。

台灣必然的大幅舉債,對美國而言,就是增加了中國統一的成本,換言之,台灣的“價格”對全世界而言變低了,獨獨對中國大陸變高了。因此,從任何角度看,特朗普都沒有停止窮台的理由。那麽,中美貿易戰這本賬,還需考慮到中國台灣奴顏婢膝般的支出。

不過,中國台灣支付的賬單,對大陸而言,恐怕還算小兒科,因為有跡象顯示,在美債的部分,特朗普可能想技術性賴賬。

關稅戰就是貨幣戰?

早在“解放日”前,各方就懷疑特朗普是否在刻意讓美國陷入衰退。對內,以大幅減稅與削減政府開支作為政策工具,降低美國赤字負債和通脹。對外,逼迫中國、歐洲等經濟體拋售美元,將部分美元資產更換為長期債券(海湖莊園協議),或以其他方式抑制他國的外匯儲備累積,促使美元貶值。

美元霸權對美國而言既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所謂權力,就是大家經常詬病的“美元收割”;所謂義務,就是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必須通過貿易逆差,持續向世界輸出美元。前者令美國很爽,但後者令美國不得不負擔各種成本與赤字。

特朗普想做的,就是維持權力,但縮小義務,繼續收割世界,但減輕包袱。其理論大緻如下:

關稅,是維持權力的一種手段,借由減少進口,以減少美元流出,其他經濟體為了維持美元儲備,就會傾向使用美元與他國貿易,而不是用其他貨幣交易。如此可以維持美元的國際地位,抵銷其他貨幣的挑戰。特朗普認為,關稅既能降低貿易逆差,同時又能維持美元國際地位,但無可避免會造成經濟衰退。長期而言,經濟衰退會促使美聯儲降息,美元會因而貶值。美元貶值,有利於本土制造業出口。

這套理論認為,逼迫中國與歐盟拋售美元,能增加市場的美元貨幣量,減輕美國輸出美元的壓力,形同減少進口壓力,從而遏制貿易逆差。另一方面,中國與歐洲大量拋售美元可能意味著美元貶值,增強其將短期美債轉向收益率更高的長期美債。如此一來,對美國而言,支付利息的壓力就減輕了,這就是一種賴賬技巧。

從傳統經濟學觀點看,這是一種險招,因為其中不乏許多邏輯矛盾與理論謬誤,從政治現實看亦然,因為一般民眾若體感經濟衰退,特朗普的政治權力就會受損。

以上論點,在“解放日”前,各方都隻是懷疑,甚至認為不可能發生,因為過度簡化了經濟行為的因果關系,也想太美了。但在“解放日”後,因關稅幅度超出預期,已被許多財經專家確認,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大增,而且特朗普政府是刻意促成。

由於貨幣戰非常覆雜,高度禍福難料,因此特朗普必然會挑軟柿子下手,快速榨出可見的利潤,以對沖輿論對經濟放緩的指責。這便是為何,台積電的投降被特朗普朗朗上口,且一定得將戰績歸功於關稅,即便大家都知道,台積電不是因為關稅而投降。特朗普應該比誰都明白,關稅戰會為自己帶來污名,唯有將戰績都歸功於關稅,才能減少來自國內的抵觸。

這麽看來,台灣作為毫無還手能力、口袋又有點錢的軟柿子,基本沒有可能被特朗普豁免什麽,隻有可能繼續被壓榨更多。

從台灣問題的角度看,盡管現實很骨感,但特朗普的戰略野心非常大,大到台灣對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台灣可以讓特朗普快速變現,以彌補他在其他戰役上的失分,特別是因為,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從中方的利益著眼,在中美博弈這盤大棋中,台灣的交易估值,會因舉債空間還很大,而被特朗普在窮台過程中繼續放大。不過,特朗普的弱點是急於求成,因此,若要防止美方在談判桌上漫天喊價,理論上可將解決台灣問題視為中美大交易的前提,讓台灣成為中美交易的“壞事者”、擋路石,這才能讓特朗普投鼠忌器,棄台有理有據。

所以,我們不妨將特朗普的“解放日”,視為“大陸解放台灣日”,統一從這天開始有了新的頭緒,與最佳解決方案。

.雁默   (台灣自由撰稿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