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加坡研發的半機械昆蟲。\網絡圖片
這次緬甸地震救援,新型救災工具半機械昆蟲首次亮相,用於人道主義救援。新加坡派出10隻半機械昆蟲前往緬甸協助搜救工作。據悉,這是世界上首次在人道主義行動中使用這種半機械昆蟲。
半機械昆蟲由新加坡家庭團隊科學與技術機構(HTX)、南洋理工大學和克拉斯工程與解決方案公司共同開發。這種半機械昆蟲是在活體昆蟲(如蟑螂)裝上一個配有紅外攝像機和傳感器的特製「背包」,每隻昆蟲長約6厘米。以蟑螂為例,其身軀扁平且體型小,可以在碎石下的狹小空間中穿梭,同時還能受到遠程控制,以完成特定的檢查、搜救等任務。昆蟲身上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可收集信息,並由機器學習算法進行處理,從而確定廢墟附近是否有生命跡象。這些信息還會以無線方式傳回工程師,幫助團隊進行資源調配。
這些昆蟲3月31日首次部署於緬甸救災,並於4月3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進行兩次搜救工作。儘管這些半機械昆蟲尚未找到任何倖存者,但當搜救犬完成地面工作後,半機械昆蟲被用於更深入檢查廢墟瓦礫下方。目前這種半機械昆蟲仍處於研發階段,HTX工程師王凱興對該技術的潛力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