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汕尾近年大力發展咖啡產業。圖為當地「古堡咖啡」,成為熱門打卡地。
初春時節,驅車前往海豐縣平東鎮的公平水庫,路上一片繁茂的咖啡林映入眼簾。林蔭下,白色的玻璃房子顯得格外醒目。這是項明祥開設在依水庫而建的汕美湖畔咖啡種植基地的咖啡廳,如今已經成為眾多香港遊客前往汕尾旅遊的必打卡點之一。
隨着咖啡文化在大陸興起,從城市到鄉村,咖啡店遍地開花。粵東沿海的汕尾,全市有大大小小咖啡店超過400家,「古堡咖啡」成為熱門打卡地,「咖啡一條街」年營業額突破11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00多個,帶動村集體收入增長30%。汕尾「咖啡之鄉」的名片逐漸廣為人知,當地政府更將汕尾咖啡列為七大農特產品之一。
「去年一年全世界咖啡需求量大漲40%,中國人也更愛喝咖啡了,大陸咖啡市場一片欣欣向榮。」成功在汕尾培育出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瑰夏咖啡豆的項明祥,一直在同步探索農產品深加工的產業延伸。他從貓屎咖啡獲得靈感,購入台灣大學提取的厭氧水果菌,以厭氧發酵處理咖啡豆,將咖啡鮮果與一些水果厭氧菌密封至發酵桶裏,靜置6至72小時不等,使咖啡誕生獨特的風味;他將檸檬、鳳梨、李子等水果加工成果醋和果酒,使當地特色手信的品類更豐富。「我已經創立了自己的『汕美咖啡』咖啡品牌和專門的加工廠,兒子也考取了國際認證咖啡師資格,帶着4家咖啡店加入我的『咖啡版圖』,未來父子同心,定能將『汕美咖啡』推廣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