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月3日,湖南長沙的孩子們在非遺宣傳推廣系列活動上表演。\新華社
清明假期,內地各地還通過推出賽會體驗、演唱會、農商體健融合等跨界玩法,進一步豐富文旅產品的供給。這些創新性的文旅產品吸引大量遊客參與的同時,還推動了文旅市場的消費升級和轉型。例如,貴州省依託豐富的花卉資源,推出「100天的春季,100分的美麗」主題活動,通過賞花地圖、追花月曆等舉措,打造「賞花+體育、影視、音樂」玩法,吸引了大量遊客。
同時,對文化深層體驗的渴望,正催生出新的旅行風尚。飛豬數據顯示,包含非遺景點和體驗的「非遺研學遊」熱度同比大增68%。遊客們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而是樂於在手作市集流連,在博物館細品瓷器展,親身參與到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中。同時,傳統活動正在被賦予新的內涵。身着漢服在花海中打卡,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在熱門旅遊地南京,00後年輕遊客佔比高達55%,不僅帶動了文旅訂單環比增長超100%,更將「秦淮河漢服妝造」的搜索量推高了600%以上。
攜程研究院認為,「節氣+文旅」模式將是旅遊企業創新產品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激發文化傳承活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打破邊界,為傳統節氣旅遊市場注入新動能。未來,隨着文旅市場的轉型升級,節假日文旅消費將會呈現出更加繁榮、多元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