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月29日晚,2025AI賦能正能量創作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圖為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仿生手體驗官周鍵在大會現場使用智能機械手與機器人握手。\中新社
編者按:今年以來,以DeepSeek、宇樹機器人為代表的浙江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備受世界矚目。在這些閃耀「名片」的背後,是浙江以「八八戰略」為指引,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人才集聚為基石,以民營經濟為支柱,全力打造「山海共富」實踐範例。如今在浙江,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人才高地與產業高地雙向奔赴,市場活力與民生福祉同頻共振。大公報今起推出《何以浙江》系列報道,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浙江經驗與啟示。
DeepSeek的驚艷亮相,天空中穿梭的無人機快遞,街頭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這是科技創新高頻突破的黃金時代。站在時代的關鍵節點上,浙江耐心對待企業成長,以「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生態環境,吸引着全球創新人才與浙江的雙向奔赴。
其中,為了招攬如今「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杭州政府飛了一萬公裏到美國拋出橄欖枝,並用心做好「保姆式」服務,靜待企業結出創科碩果。
2月12日,久未更新的強腦科技公眾號、微博突然放出消息,尋找「真正的極客」:面向全球招募神經傳感器、機器人、算法、液壓和流體等多個方向的頂尖科學家和專家工程師。強腦科技合夥人何熙昱錦特意在朋友圈請大家幫忙擴散:「期待與我們一起用科技的力量,守護普通人,改變世界!」
作為杭州「六小龍」之一,強腦科技成立於2015年。彼時,創始人韓璧丞在美國從事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學生在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裏立下宏願:用技術改變世界。一年後,杭州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確提出「打造創新創業新天堂」,以開放姿態招引全球人才,也開啟了人才淨流入率連續保持全國首位的紀錄。
一企一策 及時為企紓困
2018年,得知韓璧丞正在研究的方向後,杭州未來科技城的考察團專程飛往美國波士頓,力求吸引這個年輕的團隊入駐。「當時也有其他地區對我們表達了興趣,但這是唯一一個不遠萬裏前來面談的。」事後,韓璧丞回憶道,「考察團的成員與我們聊了三四個小時的技術,可以說是做足了功課」。會面後不久,韓璧丞便決定將整個團隊從波士頓搬至杭州,落戶未來科技城。
企業如何註冊?人才怎樣認定?談好的優惠政策能不能落實?對於剛剛從美國歸來的韓璧丞而言,一切都是新的開始。為此,餘杭區為強腦科技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設立一站式服務專窗,提供全面的人才計劃申報指導;採取一企一策協議,政府提供房租補貼、研發支持等政策;相關部門定期上門,和企業座談,了解困難和訴求……
仿生手落地 區殘聯鼎力支持
更為難得的是,當市場對智能仿生手這樣的「黑科技」落地產生猶豫時,餘杭區殘聯站了出來,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區殘聯採購了我們的智能仿生手,並為區裏的殘疾人安裝,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殘疾人朋友,支持力度都很大。」韓璧丞感慨道,餘杭區政府還主動聯繫電商機構,通過電商直播的方式,把產品推廣出去。
多年的「灌溉」等來了破土而出的時刻:2020年,強腦科技智能仿生手實現量產──這是全球首款實現直覺神經控制的量產智能義肢,市場價10餘萬元,是國外同類型產品價格的1/7到1/5。如今,四年過去了,智能仿生手又經過了多次叠代,新產品不僅更接近於人手的形態,還內置了壓力、溫度等傳感器,讓動作更加精準靈活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對方手心傳來的溫度。
徜徉於強腦科技所在的錢學森路上,何熙昱錦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希望能在5到10年裏幫助100萬名殘疾人從家裏走出去,像健全人一樣去感受真實世界的美好。」在何熙昱錦看來,腦機接口技術或許可以成為新時代的「電」,「就像20世紀初的互聯網,一旦技術成熟,可以賦能百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