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9日電 美國《紐約客》雜志(New Yorker)7日刊文稱,就在上周末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佛羅裏達州打高爾夫球時,美國針對衆多貿易夥伴征收的巨額“對等關稅”開始生效,跨國企業紛紛對此作出反應。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公司日前宣布,自4月7日起的一個月内暫停向美國出口整車;美國航空航天公司豪梅特(Howmet Aerospace)宣布不可抗力因素,稱可能因爲政府的關稅計劃而暫停訂單。
《紐約客》雜志報道截圖
在華爾街,美國股市3日和4日連續兩天暴跌,市值蒸發近6萬億美元。文章指出,雖然金融市場對政策比較敏感,但這次暴跌是完全合理且可以解釋的,分析師和投資者也準備迎接更多的抛售。對于關稅新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指出,新關稅“大大超出預期”,因此“對經濟的影響也可能如此,包括通脹上升和增長放緩”。鮑威爾直言美國政府的政策對經濟不利,這種情況很不尋常。同日,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預測今年晚些時候将出現經濟衰退。該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Michael Feroli)在給客戶的一份說明中寫道:“我們現在預計,在關稅重壓下,美國實際國内生産總值将出現萎縮。”
文章強調,美國關稅新政并非“對等”,因爲對等意味着平等的付出和回報。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顯示,歐盟對外國商品平均征收5%的關稅,日本和柬埔寨分别征收4%和19%的關稅。但根據美國政府的政策,對來自這些地方的商品征收的關稅分别爲20%、24%和49%。正如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史蒂夫·利斯曼所指出的那樣,特朗普政府說“美國現在征收的關稅是其他國家稅率的一半,這完全是在撒謊”。
文章作者指出,這并非新重商主義,而是16、17世紀歐洲重商主義者所采取的那種絕對主義做法的死灰複燃,他們認爲任何貿易逆差都是壞事。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打擊了從鄰國到亞洲、歐盟再到經濟欠發達的非洲國家。
特朗普政府宣稱其目标是讓美國工廠回流本土,并從長遠來看增加制造業就業崗位,但即便按照其标準來看,這一目标能否實現也值得懷疑。企業在做出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投資決策時,比如在美國新建一家可能運營數十年的工廠,需要對未來有相當的把握。而對于特朗普政府,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情況随時可能發生變化。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許多進口商品是美國本土生産商品的零部件,對這些零部件征收關稅會增加依賴這些零部件的美國企業的成本。
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如此之高且範圍如此之廣,以至于假設這些關稅持續存在,要估算其最終影響基本上隻能靠猜。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給經濟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而且特朗普政府還推行了一些與促進美國經濟主導地位這一目标背道而馳的政策。比如,削減了爲美國企業的産品開發提供基礎科學研究資金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經費;取消了對清潔能源項目的資助;撤回了一項旨在促進全美中小制造企業技術進步和生産率增長的聯邦計劃的資金……
文章指出,特朗普政府現在等于已正式放棄作爲自由貿易倡導者的領導角色,而且還不止于此。至少在短期内,它已決心采取一種不僅損害自身利益,也損害包括一些最貧困國家在内的全世界利益的政策。這本身就是糟糕的,而且對商業不利。
(編譯:馬芮 編輯:高琳琳 齊磊)
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