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特稿評論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公益廣告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Emerging Biotechnology, NSCEB)向美國會提交了一份長達215頁的報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該委員會稱,中國正在生物技術領域迅速占據主導地位,除非美國在未來三年采取行動,否則將面臨永久落後的風險。

該委員會還在報告中呼籲美國國會在未來五年投入至少150億美元支持生物技術研究,並采取其他措施支持美國的制造業,同時禁止美國企業與中國生物技術供應商合作。

報道稱,為實現這一目標,美國聯邦政府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還需要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合作。

該委員會說:“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成為生物技術領域的主導者,20年來一直把生物技術作為戰略重點。如果美國不迅速采取行動,將面臨落後的風險,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彌補這種損失。”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些研究表明,美國非常擔心中國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會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然而,將這種擔憂轉化為實際行動可能具有挑戰性。

2024年9月,美國眾議院宣布以306票對81票通過了《生物安全法案》,該法案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不過,該法案從未在參議院獲得通過。12月7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公布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最終協議文本也顯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

針對美國這一歧視性措施,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了中國的反對立場。毛寧強調,美方應當放棄意識形態偏見,切實尊重市場原則和經貿規則,停止推進有關法案,停止濫用各種借口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中國將繼續堅定維護本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支持中國企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報告截圖 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

報道稱,在美國聯邦政府削減海外公共衛生工作撥款和衛生開支的同時,該委員會呼籲美國與海外組織和研究人員開展合作,並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新投資。

該委員會主席、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揚(Todd Young)表示,他相信國會將根據建議采取行動,不過這需要說服議員們將資源轉移到美國生物技術領域,以保護國家安全。

“正如我們所強調的,這一領域需要更多關注。因此,我們主張將我們的優先事項從目前的一些研究領域轉移至生物技術領域,而且要非常迅速。”揚說。

近20年前,中國就將生物技術列為戰略重點,並在2015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管機構啟動的雄心勃勃的改革之後迎來起飛。目前,中國已成為一個強大的生物技術創新中心。

《華爾街日報》稱,現在西方風險投資公司正在投資有前景的中國生物技術初創企業,而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和強生等西方制藥巨頭也在購買在中國發現和測試的藥物,並獲得相關授權。

去年12月,中國翰森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授予默沙東(默沙東是美國新澤西州羅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號)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臨床前口服小分子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HS-10535的全球獨家許可權。HS-10535是一種可能在白熱化的減肥藥市場上展開競爭的實驗性藥物。

根據協議,翰森制藥將獲得1.12億美元的首付款,並有資格根據候選藥物的開發、注冊審批和商業化進展獲得最高19億美元的裏程碑付款,同時還將獲得基於產品銷售的特許權使用費。

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揚 《華爾街日報》

“最初是如何更快、更便宜、更好地生產鞋子和運動鞋。然後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制造 iPhone。現在是如何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美國一咨詢公司Bluestar BioAdvisors的合夥人張(Paul Zhang)說,該公司為制藥商提供商業戰略咨詢,包括在中國尋求商機。

報道稱,美國國會於2021年成立了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審查生物技術和其他技術如何影響國家安全,並就如何維持美國的主導地位提出建議。該委員會成員包括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還有來自工業界、學術界的領袖,以及前政府官員。

這份長達215頁的報告稱,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日益崛起不僅僅威脅到美國的醫學進步,因為這項技術可能使中國在農業等其他領域獲得優勢,甚至具有軍事用途。

揚說,美國的目標不是在生物技術領域超越中國,而是利用“我們從私營部門到研究機構、大學和實驗室,再到我們廣泛而深入的資本市場的整個創新生態系統中最好的部分,以便我們能夠為應對這一與生物技術相關的國防挑戰做好準備。”

該委員會建議,禁止與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合作的公司使用所謂的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中國公司,並在總統辦公室內設立國家生物技術協調辦公室,負責制定國家生物技術戰略。

2023年4月,湖北武漢某生物制藥公司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實驗操作。 IC Photo

報道稱,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還要求美國國會設立一個約10億美元的基金,投資於加強國家安全的技術初創企業。它還建議國會與私營公司合作建廠,生產對國防需求非常重要的產品,並出資幫助政府發展制造工廠網絡。

預計至少需要15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支付與這些建議相關的費用,其中包括50億美元用於支付業界不太可能自行開展的生物技術研究費用。

此外,該委員會還建議建立一個支持研究的中心和一個獲取高質量數據的集中在線平台,努力使美國成為全球生物技術研究的首選合作夥伴,並確保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生物技術。

“我們需要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和盟友共同努力,在實現生物技術利益的同時也要防止技術濫用。”該委員會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