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宣布,如果他贏得大選,將嚴格規管街頭毒品注射站,以拯救那些飽受毒品泛濫之痛,隨時可能過量緻死的加拿大人。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博勵治長期以來一直批評自由黨的毒品政策,稱他們在街頭設立注射中心,並不能有效地保護加拿大人。這些本應該防止人們毒品過量的設施,由於缺乏監管,卻成為了“街頭毒品窩點”。僅在2016年至2024年間,就有50928名加拿大人死於阿片類藥物濫用。
博勵治承諾,如果他贏得大選,將嚴格規管街頭毒品注射站。他預計,這項計劃能拯救約5萬條生命。
保守黨所公布的規管毒品計劃十分詳細,針對對現有的兩種注射中心,過量預防站(Overdose Prevention Sites, OPS)和監督使用中心(Supervised Consumption Sites, SCS)。
OPS是臨時性的,主要提供臨時性的清潔、安全空間,供毒品使用者使用,由專業人員監督以降低意外過量死亡風險,減少公共場所吸毒行為,並控制傳染病傳播。聯邦政府允許各省和地區根據《受控藥物與物質法》申請豁免,以便在社區毒品危機急劇惡化時迅速設立。然而,這類機構可能會設在社區、學校附近,為周圍的居民帶來困擾。
博勵治承諾,如果他勝選,則將於今年9月30日,針對OPS的豁免政策到期時終止其續期。
至於SCS,則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如阿片類藥物依賴治療藥物的獲取,以及其他醫療和社會服務的轉介。這類中心設立程序比過量預防站更加嚴謹。
博勵治表示,他將為這個機構設立更嚴格的選址措施。例如,禁止設於距離學校、托兒所、遊樂場、公園或老人院500米以內的範圍(安省目前已禁止設於200米範圍內)。
前來接受注射的用戶必須出示健康卡;現場須全天候配有持牌醫護人員;必須獲得急救人員和當地商戶的批準;現有不合規的場所在一年內須整改,否則將被關閉;每年接受審查,不合格者將被關閉;新設施隻有證明能“支持康復”才可獲批設立。
此外,博勵治承諾投入10億加元用於康復治療,預計能支持大約5萬人接受治療,包括戒毒設施、康復中心、心理諮詢、傳統療愈(如出汗棚治療)以及團體療法。該筆資金還將支持職業培訓和過渡性住房等項目。
本周,保守黨發布相關新聞稿,列出多位支持者的背書。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小布什和克林頓的毒品政策顧問薩貝特(Kevin Sabet)稱該計劃是“積極但顯而易見的步驟,現在必須採取,而且不應以黨派或爭議性的視角來看待”。
西門菲莎大學成癮與心理健康專家薩默斯(Julian Somers)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加拿大急需一個相信我們能夠預防並克服成癮的政府。”
然而,UBC流行病學家、北美首個合法注射中心Insite的評估研究員米洛伊(M-J Milloy)則批評博勵治的做法,稱完全取消OPS的豁免是“不可接受的”,這意味着社區可獲得的此類設施越少,將看到的死亡就越多。
米洛伊也質疑,如強制接受注射的人出示健康卡,這對很多毒品使用者來說是進入治療的主要障礙。
對此,保守黨則澄清,沒有健康卡的人不會被拒之門外,會協助其獲得其他能接入醫療系統的身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