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電(記者 張奧林)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正式落地生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張茉楠在接受專訪時指出,這一關稅政策将會反噬美國自身,并大幅提升通脹水平,不僅“制造業回流”這一目标難以實現,美國民衆還将爲此買單。
美國通脹水平将大幅提升
沉重代價由美民衆買單
自美國政府于4月2日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美國國内經濟形勢和民衆情緒發生了劇烈變化。美股市場首當其沖,三大指數大幅下跌。
同時,美國民衆對物價上漲的擔憂迅速蔓延。4月5日,大規模抗議活動席卷全美50個州的數十座城市,超過1200場抗議活動吸引了數十萬人參與。抗議者們要求美國政府停止将關稅武器化。
随着4月9日關稅政策的正式落地,會在多大程度上波及美國普通民衆的生活?
張茉楠指出,“首先肯定是大幅提升美國的通脹水平。”
具體而言,張茉楠分析認爲,美國加征高額關稅的對象中,有大量對美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這些國家占到美國整體對外貿易逆差的絕大部分,因此對這些國家加征高額關稅,會影響進口商品的價格,而這些增加的成本最終大部分會由美國消費者來承擔。
“另一方面,(加征關稅)會擡高美國制造業以及相關行業的生産成本。”張茉楠指出,作爲全球産業鏈的重要一環,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征高額關稅的話,也會導緻美國進口的一些原材料漲價,從而間接影響美國的制造業成本。
關稅戰将反噬美國
制造業衰落難以解決
此次特朗普的征稅範圍之廣、力度之強,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都驚呼:“遠超預期!”
目前,包括歐盟、加拿大等在内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體已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還有多個國家也表示考慮和美國展開談判。
“美國打貿易戰肯定會反噬自身” ,對于美方關稅政策落地後的影響,張茉楠分析稱,“現在這種烈度,有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内的貿易沖突,這會反噬到美國經濟自身,也可能會加劇美國經濟衰退。”
按美國政府說法,他們意圖通過增加關稅減少貿易逆差,促進“制造業回流”。對此,張茉楠指出,加征關稅不但解決不了美國貿易失衡問題,還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美國制造業的衰落。
具體而言,張茉楠認爲,首先,美國貿易失衡主要是由于長期“寅吃卯糧”以及産業空心化問題導緻的,而産業空心化又與過度依賴金融密切相關。從美國自身角度講,如果不解決美元霸權,美元在資本項目下大量輸出,必然會在經常項目下出現赤字,這樣一個債務依賴的結構性問題,美方難以解決。
另一方面,張茉楠指出,關稅政策會導緻全球産供鏈紊亂,如果美國企業需要重新布局産供鏈的話,就會大幅增加美國在全球範圍内的公司運營成本和時間成本,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産效率和市場競争力。
盟友紛紛遭“背刺”
或加速“去美國化”進程
對美國而言,關稅的“回旋镖”不僅限于經濟層面。2026年年底,美國将迎來中期選舉,這也将是對特朗普的第一次“大考”。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引發了共和黨内部的分歧,共和黨參議員、通常被視爲特朗普盟友的克魯茲近日發出嚴厲警告:若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最終将美國經濟拖入衰退,共和黨恐将在2026年的中期選舉中遭遇一場“血洗”。
對此,張茉楠認爲,無論是内政還是外交,關稅政策都将對中期選舉共和黨的選情産生影響。
首先,美國政府此次加征關稅,動用的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它實際上是繞過了美國國會,而美國國會衆參兩院都是反對加征高額關稅的,美國政壇内部已經開始反彈。
另一方面,大幅加征高額關稅,勢必會推高美國國内通脹水平,增加民衆生活成本,而這些普通民衆,尤其是“鐵鏽地帶”的選民,是特朗普的重要基本盤,這會嚴重削弱共和黨在美國民衆中的信任基礎,進而引發民意反彈。
此外,美國的盟友如歐盟、日韓等國也紛紛“中槍”,除了歐盟的大規模反制措施外,自诩爲美國在亞洲“親密盟友”的日本也是叫苦不叠,日本首相石破茂直呼美方此舉對日本而言,堪稱“國難”。
對于美方關稅政策會如何影響美國所謂的盟友體系,張茉楠給出了觀點:一定程度上,加征關稅會削弱美國與盟友的關系。
張茉楠認爲,由于部分國家會采取綏靖或妥協的政策,美國盟友體系的基礎雖難以從根本上被動搖,但感覺到美國“背刺”後,這些“盟友”一定會大幅降低對美國的信任,進而加速“去美元化”和“去美國化”的進程,比如降低對美國産業或資本的依賴,而尋求向其他國家來構建更加多元化的夥伴體系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