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關稅亂拳給全球經濟蒙上濃厚陰影。美國《大西洋》在4月7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警告道,關稅政策並不能讓其他國家尊重美國,反而可能促使各國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發展。關稅可能無法如特朗普所願讓制造業回流,反而會給美國帶來物價上漲、經濟增長放緩、各國貿易反擊等一系列難題,這將全方位削弱美國自身的國際地位,給中國等國家提供展現更負責任全球領導者形象的機會。
文章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美國幾十年來政治觀念最突出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中,貿易已從一件純粹的好事變成了所有弊病的根源。
美國曾經試圖降低全球貿易壁壘、開放市場,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了諸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類的貿易協議,並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由此產生的全球貿易體系降低了商品成本,這讓美國等富裕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受益。它還將中國等國與國際供應鏈聯系起來,使他們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投資並減輕貧困。實際上,美國成為世界的終極消費者,這將其他國家與美國的經濟和利益聯系在了一起。

4月8日,華盛頓,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東廳舉行活動,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 視覺中國
文章寫道,貿易曾是維系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黏合劑。但隨著供應鏈在全球範圍內延伸以尋求更低的成本,許多工廠從美國中部地區消失了。自此以後,一些美國人開始將全球貿易視為困擾美國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困境的根源,而民粹主義政治家助長了這些情緒。
在特朗普團隊的口中,關稅政策成了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的舉措,但結果不太可能如政府預期的那樣。
文章指出,一些外國公司可能確實會因關稅而在美國建廠,以維持其在關鍵市場的存在,但其他許多公司要麽規模太小,要麽與現有供應鏈結合得太緊密,無法把工廠搬到美國。至於組裝蘋果手機或制造汽車零部件所需的數百萬美國工人從何而來,也是個謎。在特朗普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之際,美國制造業面臨數十萬職位空缺,工廠正為招工苦惱。
文章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很快就會暴露比較優勢這一令人尷尬的事實:某些商品之所以在美國以外的地方生產,是因為其他地方的工廠能夠更廉價、更高效地生產它們。較低的成本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生產能力也是如此。
中國和其他地方的許多制造商已經發展出了具備高度競爭力的技能和專業知識。特朗普政策可能產生的結果是,美國人生產和購買的商品價格會變高。一項研究顯示,關稅可能會將高端蘋果手機的價格提高到2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69萬元)。雖然特朗普團隊覺得這沒什麽,但當消費者被迫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更少的產品時,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就會減少,雇傭的工人也會減少,經濟增長就會放緩。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說,特朗普的政策會讓美國人“更虛弱、更貧窮”。
文章表示,其他國家長期以來接受美國的領導,是因為他們將美國視為全球經濟進步的推動者。但特朗普現在將美國定位成截然不同的角色。他最終可能會為那些與他談判的國家降低關稅,甚至可能將此視為一種彰顯王者實力的方式。然而,這些政策的反覆無常和專斷,以及利用美國經濟實力來敲詐他國讓步的做法,幾乎會全方面削弱美國的地位。
除此之外,特朗普關稅政策還可能給中國創造契機,讓中國能夠將自己描繪成更負責任的全球領導者。就在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的前幾天,中國、日本和韓國發表了一份聲明,承諾促進全球貿易。
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也是許多國家出口產品的關鍵市場,但已不是其他國家唯一的選擇。

文章注意到,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潭天”微博賬號展示了一份經貿往來圖並稱:在全球各個國家不斷擴大自己貿易“朋友圈”時,美國卻對全球加征關稅,這樣的美國,可以稱得上是自絕於全球自由貿易之外。
“無論特朗普怎麽做,這些國家都將繼續擴大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系。”文章最後寫道,“關稅不會讓其他國家尊重美國。反而會讓其他國家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