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國際新聞 談判與合作是解決貿易問題的更好途徑(國際論壇)
公益廣告

談判與合作是解決貿易問題的更好途徑(國際論壇)

  促進交流共享,而非人爲設置壁壘,各國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在一套共同接受的國際貿易規則基礎上推進經濟合作,但美國政府當前的關稅政策卻對此造成了嚴重破壞。

  美國政府加征關稅、施加貿易限制,将導緻物價高漲,增加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确定性,給世界經濟帶來風險。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衆多企業不得不選擇推遲投資,直到貿易形勢變得明朗。

  面對美國政府的關稅舉措,許多國家将不再視美國爲可靠的貿易夥伴,并積極尋找對美貿易的替代方案。一種方式是像歐盟國家一樣,通過抱團取暖來克服困難,另一種方式是同中國、歐盟等大型經濟體建立更爲緊密的經濟聯系。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經濟與美國經濟深度融合,短期内将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嚴重影響。若美國政府堅持加征關稅,那麽加、墨等國别無選擇,隻能尋求提升與歐盟、拉美、中國、印度等地區和國家的貿易關系。

  中方認爲合作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對此我十分認同。通常情況下,貿易對參與方都是有利的。二戰結束以來幾十年間,世界貿易迅速發展,各方廣泛從中獲利,就是明證。雖然美國同中國等國近幾十年的雙邊貿易中曾出現過一些分歧摩擦,但相關國家通常會選擇以談判與合作來解決問題,而非采取單邊措施來激化問題。

  當前,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科技産業在美國、中國等國家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知識、技術變得愈發重要。整合區域供應鏈、避免關稅對抗,才能夠建立起有利于知識、技術快速傳播的有效架構。各方應盡可能推動開源研究,使研究成果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共享,助力人類更好應對諸如氣候變化或大流行病等全球性挑戰。面對傳染性疾病時,如果檢測、治療、疫苗方面的技術一經研發出來就能得到廣泛共享,可以更好地挽救生命。與電動汽車、清潔能源生産和儲存相關的技術也需要盡快普及。促進交流共享,而非人爲設置壁壘,各國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人民日報 迪安·貝克 作者爲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學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