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心源性猝死緣何找上年輕人? 這些征兆趕緊自查
公益廣告

心源性猝死緣何找上年輕人? 這些征兆趕緊自查

  近日,#世紀嬰兒死因是心源性猝死#詞條引發網絡熱議。今年3月初,2000年0點0分出生的“世紀嬰兒”千千不幸去世,年僅25歲。

  猝死,意爲“突然死亡”,醫學上指潛在疾病快速進展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礙導緻的意外死亡。據估算,全世界每年約有300萬例猝死。

  猝死病因複雜,主要分爲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兩類。

  心源性猝死是由心髒原發疾病導緻的猝死,占所有猝死原因的80%以上;

 

  非心源性猝死,則是由神經、呼吸或其他系統原發疾病導緻的死亡。

  近年來,心源性猝死頻繁進入公衆視野,并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4月6日,浙江一醫生手術間隔休息時去世,系突發呼吸心跳驟停,年僅35歲。

  4月2日,河南大一學生李某在參加校園運動會選拔賽時猝死。

  ……

  青年猝死者往往具有“無病史、無預警、進展快”三大特征,發病風險預警難度更大。

  心源性猝死緣何找上年輕人? 

  年輕人猝死不是命運的“随機抽簽”,而是多重危險因素長期累積後的暴發,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長期熬夜導緻的生物鍾紊亂、吸煙對血管内皮的損傷、高熱量飲食引發的肥胖與高血脂,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與老年人群相比,青年人群猝死更兇險。老年人往往伴有高血壓、心髒病等慢病,而且經曆了血管老化,有一個缺血預适應的過程。年輕人多沒有這個過程,且發病急驟,一旦發生心肌缺血,程度可能更重,死亡率高。

  心源性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心源性猝死前可能出現一些預警性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心慌、呼吸不暢、頭暈、大汗、不明原因的惡心嘔吐等,以及不典型的心絞痛,如腹痛、牙痛、左肩部痛等。

  容易誘發心源性猝死的十件事 

  突然倒地、失去意識、呼吸和心跳停止這些猝死症狀,70%~80%是心髒原因導緻的。以下情況大家一定要小心提防。

  暴飲暴食 

  吃太多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吃太油會血脂升高,形成斑塊導緻心梗;過量飲酒導緻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誘發心律失常。

  建議:清淡飲食,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别喝酒。

  大便太用力 

  大便用力腹壓升高,血壓上升增加心髒負擔。

  建議: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大便不暢時可用開塞露或乳果糖。

  壓力過大 

  生活中、工作上長期的壓力過大,神經處于興奮狀态,心髒負擔也會增大。

  建議:勞逸結合,及時休息,學會釋放壓力和放松身心。

  長時間洗澡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浴室相對密閉,缺氧,時間長,容易引起大腦和心髒缺血。

  建議:剛吃飽或餓着肚子别洗澡,注意水溫和洗澡時間,老年人要有人幫助洗澡。

  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血壓突然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氧,讓原本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存在誘發心梗的風險。

  建議:老年人和心髒不好的人不做劇烈運動,可以做溫和的有氧運動,運動過程中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立即停止運動,注意休息。

  極端情緒 

  過度的悲傷、恐懼、興奮、憤怒,神經系統會分泌大量激素,降低心髒泵血功能,引起胸悶,氣短,休克的症狀。

  建議: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大喜大悲。

  久坐不動 

  如果久坐不動,血液流動緩慢,可能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建議:長時間久坐,應每30分鍾起來活動一下,多活動手腳。

  起床太猛 

  鬧鍾響起,突然坐起來,呼吸、心跳瞬間加快,血流加速,心髒負擔太大,容易心律失常。

  建議:起床時先伸個懶腰,活動下手腳,再慢慢起床。

  睡覺打鼾 

  打呼噜其實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表現,這時,大腦、心髒等器官缺氧容易誘發心肌缺血甚至心梗。

  建議:經常打呼噜或睡覺被憋醒的人要去醫院做檢查。

  極端氣溫 

  氣溫較低時,血管收縮,導緻血壓升高,血管痙攣等,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建議:遇到寒潮或高溫預警的時候,老年人及高血壓患者要減少外出。

  4類人群尤其危險 

  有4類人群猝死風險更高,更需要注意以上這些問題:

  曾有心髒驟停但被搶救成功的人。

  家族中有猝死患者的人。

  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

  長期大量抽煙喝酒的人。

  Tips: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心源性猝死的“法寶”。

  ・少熬夜,避免長期熬夜;

  ・避免工作壓力過大;

  ・避免久坐不動;

  ・避免暴飲暴食及不運動;

  ・戒煙戒酒;

  ・積極控制治療基礎疾病。

  急救措施 

  面對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記牢這四步↓↓↓

  第一步:評估周圍環境,确保現場安全。

  第二步:對患者狀态進行判斷,盡快撥打急救電話120。

  第三步:若患者無意識,呼吸、脈搏消失,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第四步:如身邊有AED設備,按照AED操作流程(AED設備都配有說明書,不要擔心,按步驟操作)進行自動除顫。

  (央視新聞綜合聯勤保障部隊第969醫院公衆号、科普中國等)

  監制丨陸毅

  制片人丨房轶婷

  策劃丨張媛

  編輯丨胡月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