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科技 智繪京韻,2025“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啓幕
公益廣告

智繪京韻,2025“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啓幕

  4月10日,一場彙聚青春創意與文化傳承的盛事――由北京市東城區文旅局和完美世界(北京)數字文化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北京市東城區文化旅遊推廣中心承辦的2025年“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正式拉開帷幕。

  “故宮以東”文創校園設計系列大賽自2020年首次舉辦起至今已走過五年曆程,作爲一項以全球高校大學生爲主,以創新孵化爲特色的全球性賽事,五年來吸引了全球近千所高校上萬名學子參賽。

  一直以來,該賽事基于北京市東城區深厚的曆史文化資源,一手引導青年人理解、熱愛傳統文化,一手緻力于發掘優秀的校園設計作品和創意新星。通過商業賦能與市場轉化真正将創意轉化爲價值,五年來不斷激發傳統文化的新生機。

  而今第五屆大賽乘勢而上,将續寫創新傳承的新篇章。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大賽在此前辦賽沉澱的經驗上,緊随當前數字藝術與前沿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别具匠心地設立“一禮東芳”“國際短片”“數字藝術”三大賽場,誠邀全國及海外高校中的準設計師、音視頻創作者以及熱衷技術創新的青年踴躍參與。

  察青年創意觸點,三大賽場解鎖多元表達

  爲讓文創與科技點燃新一年的創新創作熱情,吸引更多優秀參賽者和作品,本屆大賽在賽制上精心設計,設立了三大特色鮮明的賽場,精準捕捉不同領域青年群體的創意觸點。

  其中,“一禮東芳”賽場與東城區文旅局品牌“一禮東芳”深度合作,該賽場将篩選10件優秀作品納入“一禮東芳”文創産品名錄,直接推動設計成果向商業化産品轉化。在創意要求方面,主辦方希望引導參賽者以東城文化地标、曆史印迹、特色非遺及中軸線文化元素爲創作靈感,設計兼具文化内涵與市場價值的文創産品,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在年輕一代心中紮根,并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國際短片”賽場的設立,則意在以前沿技術擁抱本土文化,尋找碰撞的可能性。該賽場細分爲“影像短片”和“AIGC短片”兩條賽道,前者鼓勵參賽者以影像爲媒介,展現創新思維和創作熱情,探索未來的無限潛力,作品主題不限;後者則引入最新的AIGC技術,強調以全新的數字藝術,講述精彩的北京故事和中軸線文化。此外,本賽場入圍及獲獎作品将有機會選送至“2025年北京-倫敦短片節”,參與國際性的雙城展映活動。

  “數字藝術”賽場鼓勵學生突破傳統創作思維,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并鼓勵引入AIGC等前沿工具,将抽象創意高效轉化爲具象的視覺呈現、生動的數字影像或獨特的交互體驗。參賽者需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現代藝術創作技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影像、平面設計、交互設計等。作品可以以交互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或沉浸式交互藝術等立體化形式呈現,并借助AI的力量,讓創意落地更加高效和精彩。

  沉澱五年豐厚經驗,助力市場孵化價值升級

  回首過去的五年,“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上千所海内外高校,超過萬名學子的積極參與,以及逐年遞增的數千件創意作品,都見證了大賽的蓬勃生命力。大賽的影響力深度輻射海外,吸引了紐約大學、悉尼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的學子參與,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在賽事的組織過程中,主辦方不斷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創新模式,大膽引入AIVR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并創新命題方式,覆蓋了平面設計、數字藝術、AIGC等多個專業領域。這些命題既緊密貼合時代發展脈搏,又巧妙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從經典文化符号的現代化演繹,到傳統文化故事的數字化創新呈現等方向出發,引導參賽者在多元視角下進行創作。

  通過“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這個平台,彙聚了衆多知名産業界品牌,涵蓋了出版、非遺、AI、教育、茶文化、文創産品開發等多個領域,爲大賽提供了豐富的孵化資源和支持,在助力優秀設計作品從校園走向市場的同時,也滿足消費者對兼具文化底蘊與創新設計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展望未來,第五屆“故宮以東”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的啓動,标志着創新力量正再度湧現。主辦方表示,期待更多充滿激情與創意的青年學子參與大賽,相信他們能以前沿技術和獨特的創意表達,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之作,爲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驅動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邁向更具活力的新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