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輪進口關稅于4月3日生效,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開始爲即将到來的價格上漲做準備,紛紛湧向商店囤積必需品。

從比利時巧克力到秘魯葡萄和西班牙橄榄油,美國購物者因擔心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會推高價格而紛紛囤積進口商品。

由于廁紙的紙漿是從加拿大進口,美國Costco已經從$20.99漲到$26.20(37.23加币),難怪百姓怨聲載道。

據AI稱,截至今天 ,大溫Costco的廁紙爲加元28.09,比美國便宜近10元,加拿大人不用再去南邊購物了。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53歲的托馬斯·詹甯斯在沃爾瑪超市推着購物車,挑選了大量果汁、調味品以及各種他能想到的商品。
“我買的東西都是雙份的——豆子、罐頭食品、面粉,幾乎所有能儲存的食品,”詹甯斯說道。他的目标是在新的關稅生效之前囤足貨物,以應對即将到來的漲價潮。
早些時候,詹甯斯還在Costco購買了大量面粉、糖和水。“經濟衰退似乎即将到來,我在爲最壞的情況做準備,”他說。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與詹甯斯持相同看法,認爲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将導緻零售價格大幅上漲。

無黨派的非營利研究機構稅務基金會警告稱,新的關稅政策将在未來十年内使美國人損失約3.1萬億美元,僅2025年,每個家庭的稅收負擔将增加約2100美元。
盡管許多消費者選擇觀望,但一些人擔心,恐慌性囤積會引發更大規模的供應短缺,并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
洛杉矶郊外供應鏈管理公司GCG的創始人馬尼什·卡普爾表示,關稅再次喚起了人們對疫情期間商店貨架空缺的記憶。疫情期間,由于供應鏈中斷,商店貨架上的商品一度嚴重短缺,導緻許多人紛紛搶購。“這種情況沒有完全恢複到那個程度,但人們已經開始擔心商品成本會大幅上漲,”卡普爾說道。
55歲的安傑洛·巴裏奧,曾在服裝行業工作,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攪渾水、制造混亂”的策略讓他和周圍的朋友都感到非常不安。爲了應對潛在的價格上漲,巴裏奧從去年11月起就開始購買保質期長的商品。他在Costco購買了大量牙膏、肥皂、水和大米,并把它們存放在恒溫地下室,那裏已經堆滿了罐頭食品。
在沃爾瑪,他又買了兩瓶橄榄油,家中的橄榄油庫存增至20瓶。“你永遠無法确定你需要多少,”他說道。
對于許多依賴固定收入的老年人來說,關稅帶來的壓力尤其明顯。
60多歲的瑪吉·柯林斯在新澤西州北卑爾根的沃爾瑪購物時,購物車裏裝滿了沐浴露和衛生巾等商品,她選擇了比寶潔和聯合利華便宜的沃爾瑪品牌。“我每一筆支出都要小心計算,因爲我靠固定收入生活,”她表示,“如果某個商品價格上漲,意味着我得在其他地方節省開支。”
柯林斯還提到,價格上漲迫使她在購買肉類時做出妥協,原本她通常購買的3磅(約1.36公斤)肉要花16美元,但現在她隻能選擇8美元的更便宜的版本。“我真想知道年輕一代會如何應對這些價格上漲。”

此外,科羅拉多州朗蒙特的Valley Subaru汽車銷售商店也報告了近期生意的增長。總銷售經理尼克·崔恩奇特表示,盡管他不确定消費者是否完全是因4月3日起對全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的消息而湧向店鋪,但銷售增長無疑反映了關稅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