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4月9日電 題:跨越千裏的一堂國安課
新華社記者孟佳
朝晖拂面,國旗飄揚。
9日上午,香港培僑中學操場上,在校師生整齊列隊,莊嚴的升國旗儀式正在舉行。與此同時,位于北京的人大附中分校校園裏,鮮豔的五星紅旗也在晨風中輕舞。
這一刻爲“京港兩地共上一堂國安課”活動拉開了序幕。當天,香港培僑中學與人大附中分校聯合舉辦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主題活動,多所學校線上參與,青少年們共同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通過課程改革、教材編寫、課外活動等多種創新舉措,全面推進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讓國安意識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
課堂現場:從文物保護到文化安全,國安主題生動入心
“同學們,你們知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外牆爲什麽是金色的嗎?”在香港培僑中學的禮堂裏,前來授課的人大附中分校教師高維陽抛出問題,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
培僑中學約500名學生聚精會神,兩側的大屏幕上同步展示着北京課堂的實時畫面。高老師以“守護文明星火 共築安全防線”爲主題,結合生動案例,爲學生們講解起來。
“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北京紫禁城的銅器文物。”這一答案瞬間拉近了京港學生的距離。她指着屏幕上的文物圖片說道:“文物承載的是我們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标識。”
高老師表示,總體國家安全觀包含了20個核心領域,本堂課探讨的文化安全是其中之一。“很多因素都會危害到文化安全。”戰争破壞、天災人禍、盜版抄襲……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圖片抓住了學生們的目光。
“原來國家安全不僅關乎軍事,文化傳承也是重要防線!”學生紀依涵眼神中透着一絲驚訝,“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要守護好它。”
交流互動:思想碰撞,國安意識同頻共振
跟随人大附中分校學生的鏡頭,培僑中學的同學們“來到了”故宮壽康宮。“這位400多歲的‘小朋友’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