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聯合上海社會科學院日前舉辦了2025年首期中外媒體學術沙龍,與會專家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議題及“‘一帶一路’與全球合作”“綠色轉型與‘雙碳’目标”“城鄉融合與共同富裕”等分議題展開深入讨論。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沈開豔認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統籌”,“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總供給和總需求、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五大關系,是從系統思維出發,平衡政府與市場作用,兼顧短期穩增長與長期調結構。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研究所副所長劉亮表示,上海在服務“一帶一路”中主要有四個發力點:一是發揮上海平台優勢,打造絲路品牌;二是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衛生、教育等民生建設項目落地;三是拓展合作空間,深化區域聯動,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融合;四是完善“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機制,夯實制度保障。
上海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社長、副總編輯盛壘認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路徑,那就是通過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賦能全面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要發揮好新質生産力孵化新産業、催生新模式、孕育新動能的關鍵作用,這是當前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
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副主任陶希東表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經濟政策的着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經濟日報記者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