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電(記者 管娜)連日來,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内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美國挑起了史上空前的關稅戰,意圖通過加征關稅推動制造業回流,無異于癡人說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是緻命的”。近期,美國《華爾街日報》發文稱,美國挑起了“史上最蠢關稅戰”。
劉英表示,“的确可以用最蠢關稅戰來形容,甚至是史上空前的關稅戰,所謂‘對等關稅’毫無道理。”
美國曆史上,所謂“對等關稅”的加征早有先例。劉英說,“1934年之前,美國的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關稅保護史”,“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隻能跟上世紀所謂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來對比。”
1930年通過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使當時正在蔓延的大蕭條進一步惡化,美國的經濟大幅下滑,五年間全球貿易萎縮60%以上。
劉英認爲,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對美國及全球都造成了極大沖擊。
第一,美國的關稅政策,将推升美國的通脹。高通脹帶來的高利率、高債務和高風險,都需要美國去面對。
第二,加征關稅的最終後果,都将由美國的進口商及美國消費者承擔。同時,這些關稅将抑制美國的經濟,損害美國民衆的福祉。
第三,随着關稅壁壘的擡升,國際貿易必然會受到抑制,進而拖累世界經濟的增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關稅将促進美國制造業發展并保護就業。他認爲,關稅将鼓勵美國消費者購買國産商品,增加政府稅收,并吸引大量投資回流美國。
美國的關稅政策能讓制造業回流嗎?
劉英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美國想通過加征高額關稅來讓制造業回流,無異于癡人說夢”。
她認爲,美國前幾任總統也一直想讓制造業回流到美國,但實際上并沒有實現。
“原因是,美國已不再具備制造業的基礎,因爲制造業回流,需要相關配套的廠商支持,而不是單個企業的回歸”,劉英說。
另外,美國勞動力成本提高,即使有企業能支付比較高的勞動力成本,也沒有足夠的勞動力支持美國制造業的發展。
劉英還指出,即使有企業願意回到美國發展制造業,其需要的投資和建設,也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期間,企業還會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改變的不确定性。
在劉英看來,美國如果想達到制造業回流的目的,需要與世界和平共處,溝通協調關稅舉措,而不是單方面加征關稅,這會适得其反。
當美國再揮關稅“亂拳”,沖擊全球貿易秩序,中國仍保持冷靜與定力,系列反制精準果斷。
中方4月9日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幹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澄清中美經貿關系事實,闡明中方對相關問題的政策立場。
據海關總署公告,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産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适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84%關稅。
“中方的對等反制有理有效”,劉英說,中方的反制是爲了維護中國正當的合法權益以及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
劉英表示,“中國作爲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們有責任、有能力去反擊美國,使其回歸到多邊貿易體制當中,希望美國回頭是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