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加國新聞 華人女富商高調收購HBC 加拿大人不淡定了
公益廣告

華人女富商高調收購HBC 加拿大人不淡定了

近日,國粹百貨公司Hudson’s Bay(HBC,俗稱The Bay)的收購案引發關注。

華人女商人、加拿大零售投資公司Central Walk董事會主席劉偉宏通過社交媒體小紅書宣布,計劃收購HBC旗下數十家門店,并承諾“重振這一加拿大曆史品牌”。

最新進展:收購程序已啓動

據加新社報道,劉偉宏方面在小紅書發布的視頻中表示,已提交收購HBC資産的提案,并計劃在4月30日的投标截止日期前完成具有約束力的競标。

HBC的資産出售由法院指定的第三方機構Alvarez & Marsal及房地産經紀公司Oberfeld Snowcap Inc.監督,但目前雙方均未确認是否收到劉偉宏的正式意向書。HBC 發言人Tiffany Bourre也拒絕對該競标發表評論。

HBC發言人Tiffany Bourre拒絕就此事置評,而劉偉宏的合作夥伴、房地産經紀人Linda Qin僅表示“後續将有更多消息公布”。

劉偉宏的商業背景

公開資料顯示,劉偉宏爲Central Walk董事會主席,該公司總部在加拿大BC省擁有三家購物中心,包括Nanaimo的Woodgrove Centre(2020年收購)、維多利亞市的Mayfair購物中心(2021年收購)和大溫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Tsawwassen Mills(2023年收購)。其商業策略側重于通過收購改造提升資産價值,但尚未有豐富的本地大型百貨運營經驗。

在來到加拿大之前,劉偉宏在中國已經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百度百科顯示,劉偉宏是全國工商聯會員、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廣東省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哈爾濱市招商引資首席代表、深圳市怡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怡景中心城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2年,16歲的劉偉宏進入哈爾濱一家鞋廠做學徒,但20天後就辭職下海經商。1982年至1988年,劉偉宏在哈爾濱從事服裝批發業,通過辛勤的勞動和敏銳的市場嗅覺,賺到了第一桶金。

1988年,帶着原始積累的資金,劉偉宏到深圳開始第二次創業,從批發汽水、經營酒樓,到開發房地産,生意越做越大。

2002年,深圳怡景投資公司投資7億元合作發展“中心城”購物中心項目。

專家分析:複興HBC面臨多重挑戰

零售業專家對劉偉宏的收購計劃持謹慎态度,因爲重振HBC商業帝國面臨很多困難——不僅僅是針對劉偉宏,而是所有潛在投資人。

1、供應商關系重建:JC Williams Group 零售策略師Lisa Hutcheson指出,HBC與供應商的信任關系已經破裂。

供應商們在HBC這個大品牌上栽了大跟頭,一方面正在竭盡全力追回貨款,另一方面必然會收緊未來的付款政策。所以任何新東家都需面對供應商“現款現貨”的要求,這對企業的現金流是重大考驗。

2、規模與資金壓力:Retail Insider 創始人、零售分析師Craig Patterson認爲,新東家若想維持連鎖運營,至少需要保留15家門店,才能獲得供貨商支持。

此外還要投入大量資金翻新和采購商品。Central Walk雖然在大溫有三家商場,但Patterson提到,其中位于Nanaimo的Woodgrove購物中心正在挂牌出售。

3、品牌定位難題:HBC近年因經營不善、電商轉型遲緩失去市場競争力。專家認爲,單純收購門店并保持原樣而不重塑品牌定位“難有成效”。

因此新東家需要重新審視經營戰略,避免讓HBC淪爲“市場上另一個可有可無的冗餘品牌”。這就不僅僅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

加拿大人怎麽看?

劉偉宏在小紅書發表的一系列視頻以及主流媒體采訪中,都表示她收購的初衷是有感于HBC的百年輝煌以及國民品牌崩塌給加拿大人帶來的傷痛和不舍,這讓她有強烈的使命感,要讓HBC的傳奇得以延續并重振輝煌。

但從網上的評論來看,這種情懷并未能感動加拿大人。

有人擔心HBC将會成爲大号Temu,販賣廉價商品。

“聽起來就像HBC将成爲新的Temu和Wish。”

有人将其與政治挂鈎。

“這是加拿大的問題,丢臉地把家底都賣光了。”

“這實際上是整個國家大環境的縮影:破産并處于政治崩潰的邊緣,隻能等着中國富豪來拯救我們。她可以任命卡尼爲新的CEO。”

“加拿大人傷心了=外國幹預支持自由黨。”

有人認爲這是以情懷爲借口抄底房地産。

“這和我們是不是傷心沒什麽關系。對她而言,這是個有利可圖的商業機會。”

“買HBC是爲了它擁有的昂貴房地産。收購從來與重建品牌無關,實質是終結原來的品牌而去開發其上的物業。别忘了溫哥華市中心的房産就值$6.75億。”

還有人将這件事擴大化,毫不掩飾對華人在加拿大購買資産的反感,甚至将其與洗錢挂鈎。

“不,謝謝。回中國去買店吧。”

“聽起來有故事,也許應該讓BC政府去查查這件事。”

“掠奪加拿大資産的好機會!”

“爲什麽?千萬不要!從礦産到高官,中國人買的夠多了。”

HBC還是加拿大企業嗎?

情懷固然重要,但這次劉偉宏可能真的表錯了情。因爲HBC早就不那麽“加拿大”了。

2008年,HBC被美國富豪Richard Baker的NRDC Equity Partners收購後,便逐漸失去了“加拿大國民百貨”的定位。The Globe and Mail對此曾有深度報道。

Baker時代,HBC的品牌定位混亂,與美國連鎖百貨Lord & Taylor、Saks Fifth Avenue捆綁運營,導緻供應鏈和營銷策略“美國化”,加拿大消費者就抱怨HBC“失去了本土特色”。

此外,HBC長期經營不善,爲籌集資金,出售了多倫多皇後街旗艦店等核心地産,被批“變賣國家遺産”。前員工Jessica Johnson撰文指出:“HBC隻剩下一堆過季庫存,品牌靈魂早已消失。”她直言,“HBC倒了就倒了,加拿大人爲此流淚,不值得。”

誠然,HBC曾經是傳奇,是照進現實的加拿大夢。但輝煌屬于過去,HBC舉步維艱已經很多年。最終倒閉,也隻能說明,加拿大人是在用嘴炮而非錢包支持這家百年老店。

劉偉宏收購HBC,道阻且長。加拿大人對HBC的感情是複雜的,光靠營銷情懷可能行不通。

文化差異也是鴻溝。要在零售業取得成功,不能簡單複制中國商業模式,還必須深刻理解本地消費習慣。還有一個障礙是政治敏感性。近年中加關系波動,“任何外資收購都可能被放大審視,尤其是涉及曆史象征的資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自由黨卡尼公布打擊犯罪、保護加拿大人、建設更安全社區的計劃

“爲加拿大拼命,卻留不下!”亞裔留學生工簽+PR全被拒!含淚打包離境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514-3979969

郵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6:0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