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科技 “純美國造iPhone”是天方夜譚嗎?
公益廣告

“純美國造iPhone”是天方夜譚嗎?

近日,《華爾街日報》資深科技專欄作家喬安娜·斯特恩在《科技新聞簡報》節目中深入探討了特朗普總統關稅政策下,蘋果是否真的能實現iPhone美國制造的可能性。斯特恩指出,盡管這一目標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但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供應鏈轉移、技能短缺以及自動化水平不足等。

4月11日消息,據外媒最新報道,斯特恩提到,iPhone的制造涉及全球40多個國家的零部件供應和組裝,其中大部分在亞洲國家完成。要將整個供應鏈和生產過程轉移到美國,專家們普遍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蘋果願意在美國生產部分產品,如Mac Pro台式機,但iPhone作為一款高產量、高覆雜度的產品,其美國制造之路仍然漫長且充滿挑戰。

此外,斯特恩還指出,美國在模具制造、自動化和專業技能方面與亞洲國家或存在一定差距。即使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美國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立起與亞洲國家相媲美的生產能力。

盡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仍在積極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並以此作為關稅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

然而,蘋果等科技公司是否願意並能夠承擔這一轉變所帶來的高昂成本,仍然是未知數。

斯特恩在節目中還提到,蘋果已經承諾在美國制造業上投資5000億美元,但這主要用於人工智能服務器等領域,而非iPhone。因此,盡管iPhone美國制造的夢想看似誘人,但實現這一目標仍然需要克服重重困難。

隨著關稅政策的不斷變化和全球供應鏈的調整,未來iPhone的制造地點是否會發生改變,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