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加國新聞 保守黨要抄卡尼的老巢?渥太華郊區成總理之争主戰場
公益廣告

保守黨要抄卡尼的老巢?渥太華郊區成總理之争主戰場

在本次聯邦大選中,盡管自由黨黨魁卡尼目前勢頭很猛,但是難以掩蓋他作爲國會政壇新手的軟肋:他并不熟悉自己的選區——渥太華南-尼平(Nepean),而那裏的選民也不熟悉他。保守黨顯然知道卡尼的缺陷,所以在這個選區派出了資深的選手,看起來要抄卡尼的老巢。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在這次的聯邦大選中,有一個不太爲人注意的現象,就是兩大黨黨魁,自由黨的卡尼,和保守黨的博勵治,選區都在渥太華南,而且是相鄰的——卡爾頓(Carleton)與尼平(Nepean)。這意味着,渥太華南這塊不太惹人注意的地方,将成爲下一任總理之争的主戰場,兩黨在這裏展開激烈對決。

他們兩人中無論誰赢,都将是自1887年以來首位來自渥太華選區的加拿大總理。上一位,還是加拿大第一任總理麥當勞爵士呢。

卡爾頓與尼平的邊界是一條普通的雙車道公路,兩側是田野與新興住宅區交錯的風景,典型的北美郊區景觀。

兩區雖然地理與社會背景各異,卻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卡爾頓幅員廣大、以農村爲主,而尼平則更爲都市化;不過兩區人口相近,居民平均年齡分别爲40歲與38歲。卡爾頓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爲7.34萬加元,高于尼平的6.25萬加元。此外,尼平在族裔和宗教方面更具多樣性。

博勵治是資深國會議員,他經營卡爾頓選區已20年,博勵治自2004年以來一直連任的選區。然而現年58歲卡尼,雖然更年長,卻是一個國會政壇的新手,他此前從未參與民選政治,相當于是“空降”到尼平參選議員的。

卡尼在之前的演講中,試圖努力建立自己和尼平的聯系。他說,他曾是尼平本地冰球高管婚禮的伴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主要居所一直在渥太華的富人區——洛克裏夫公園區,所以許多選民質疑他是否真正了解社區。

保守黨顯然知道卡尼的缺陷,所以在尼平選區派出了資深的選手,看起來要抄卡尼的老巢。

代表保守黨的巴爾女士(Barbara Bal)是一名高級警官與前預備役軍人,曾因反性别歧視立場推動警局改革。

當然她想要在尼平挑戰卡尼并不容易。從2015年開始,這個選區就由自由黨所把持,可謂根深蒂固。

然而巴爾女士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在當地生活、工作多年,與社區關系緊密。

巴爾女士表示,競選期間其團隊的标語牌遭到大規模破壞,有些甚至被卡尼的廣告取代。卡尼團隊則回應表示不知情,強調“正面、尊重、以社區爲本”的競選風格。

(這裏容小牧介紹一點大選的知識,如果您知道了,直接跳過。加拿大的聯邦競選和省競選都不是直選,而是各個選區選各自的候選人。哪個黨派拿下最多選區,就組成政府,其黨魁自動成爲總理。因此,總理首先是一位普通的國會議員,有自己的選區。

當然,聯邦法律并不禁止黨魁由非議員擔任。比如說現在綠黨黨魁之一伊麗莎白梅,就不是國會議員(事實上她是競選失敗了,丢掉了選區)。然而,作爲一個大黨,黨魁不是議員會非常麻煩,因爲意味着不能參與國會讨論、投票。如果是執政黨,那更是不可能。因此,一旦出現大黨的黨魁丢了選區,要麽是直接辭職,要麽是該黨派其他的議員辭職,騰出一個選區,讓黨魁去參加補選,從而有自己的選區。)

與之相對,自由黨也派人,試圖要抄博勵治的老家。

在卡爾頓,自由黨候選人範喬伊(Bruce Fanjoy)正全力挑戰博勵治。他表示,自己在社區深耕多年,已走訪逾15000戶家庭。他将此次選舉比作遏制右翼民粹主義的重要關口。

“我們不想看到加拿大走上美國那樣的道路”,他說。

選民間的意見也分歧明顯。有居民稱支持保守黨多年,但對卡尼的經濟背景抱持期待;也有人對博勵治與“自由車隊”抗議者的互動印象深刻,表示無法再支持他。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選民西爾維稱,2022年“自由車隊”封鎖渥太華期間,她因抗議受阻,無法探望臨終的母親,這段經曆令她對博勵治徹底失望。

在卡爾頓與尼平,不僅兩位黨魁正面交鋒,各自的支持者也努力争取尚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一些選民坦言,保守黨與自由黨在政策上差異模糊,投票決定并不容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最新民調:自由黨支持率爲 43%,領先保守黨6%,選民更中意卡尼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