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全國首次通過“智慧電訊檢疫”模式完成郵輪通關
公益廣告

全國首次通過“智慧電訊檢疫”模式完成郵輪通關

  4月10日,滿載4200餘名旅客和1100餘名船員的“愛達・魔都”号國産大型郵輪,緩緩駛向青島近海。行進過程中,該郵輪同步接受了海關遠程檢疫。這也是全國首次通過“智慧電訊檢疫”模式完成郵輪通關。

  青島大港海關控制室内,海關關員啓動“智慧電訊檢疫”岸端設備向“愛達・魔都”号發送遠程指令,船方相關人員通過船端設備報告該輪航行途中衛生管理及傳染病情況,同時将醫療航海日志等一些重要文件傳輸到海關端。與此同時,旅客、船員在經過船端設備時,設備上的紅外測溫裝置也同步進行了體溫監測。

  在郵輪餐廳,一名船方工作人員正佩戴“智慧電訊檢疫”AR眼鏡在關員指導下依次對餐廳、廚房、食品庫等區域進行視頻信息采集,海關關員在岸端實時查看船舶衛生狀況及病媒生物情況。如此一來,“愛達・魔都”号在靠泊前就完成入境檢疫,到達青島郵輪母港後,旅客即可離船。

  傳統模式下,船舶檢疫查驗完全依賴人工登臨檢查,船舶靠泊後,要等待檢疫結束才能進行旅客下船、貨物卸載等作業。對此,青島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爲抓手,創新提出“智慧電訊檢疫”模式,開發由遠程測溫流調設備、頭戴式智能信息采集設備等現場終端和手持式監控終端組成的智慧電訊檢疫系列設備,通過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海關檢疫人員與進境船舶的遠程互聯和無接觸檢疫。

  “這一創新模式的運用,讓醫學巡查前移至郵輪,實現了檢疫監管的‘提前預警、提前應對’,形成了‘船方+旅客+海關’閉環監管鏈條,與傳統登輪檢疫相比,節省2個多小時時間,大大提高了旅客通關效率。”青島大港海關查檢五科副科長孔令強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下一篇

已經沒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