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被迫陷入同美國的關稅戰,令廣大工廠、商戶苦不堪言。中部兩省份的省長公開呼籲卡尼,應積極同中國交涉,撤銷對加拿大農産品的反制關稅。對此,卡尼沒有做出回應。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随着加拿大聯邦大選進入下半程,兩大主要政黨領袖正試圖在選情膠着中維持形象。他們如何面對來自美國的關稅施壓,尤其引人關注。
本周五(4月11日),自由黨領袖、現任總理尼(Mark Carney)短暫停止競選活動,重返渥太華處理政務,卻因回避媒體提問而引發争議。
卡尼出席内閣委員會會議後簡短發言,強調特朗普政府不斷加碼的關稅政策已對加拿大經濟造成沖擊。他指出,美中貿易戰加劇、全球經濟放緩初現端倪,加拿大就業市場也已出現壓力信号。
“我們已指示相關官員,确保下屆政府無論由誰組建,都能在5月初啓動的美加談判中占據有利位置,”卡尼表示。話音未落,他随即離開,未回應在場記者提問,參加會議的内閣部長也同樣保持沉默。
在西部省份,阿省省長史密斯(Danielle Smith)與薩省長斯科特莫(Scott Moe)公開批評聯邦政府應對不力,要求卡尼采取更強硬态度,與中國交涉,力争取消對加拿大農産品的反制關稅。
這些關稅是中國在加拿大加入美國行列、對中國電動車、鋼鐵和鋁制品加征附加費後所作的回應。中國對加拿大油菜籽、豌豆、海鮮和豬肉加征100%關稅,嚴重打擊了西部省份的出口産業。
史密斯表示,在貿易戰中“沒有赢家”,對中國和美國實施報複性關稅“毫無意義”。
莫則在周五表态更爲強硬:“你需要展現魄力,與中國直接接觸,讓外交得以展開,即便選舉正在進行。我已要求卡尼總理這樣做。”
他還補充稱,省級政府也在與中加兩國大使溝通,但最終仍需國家層面出面斡旋。
面對自由黨支持率下滑、失去原有20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保守黨黨魁博勵治本周加大攻勢,指控卡尼應對特朗普關稅無力,試圖“讓選民忘記自由黨政績不佳的現實”。
“現實是,自卡尼上台以來,加拿大面對的關稅比之前更多,而其他國家卻争取到了暫停待遇,”波利耶夫表示。他并重提前總理哈珀領導下的保守黨在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中的穩健表現,強調當時真正穩定經濟的是保守黨政府,而非央行行長出身的卡尼。
據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早前說,有超過75個國家在與特朗普政府洽談關稅問題,多數因“未實施報複”而獲得90天暫停待遇。
然而,加拿大不在此列,談判局勢仍未明朗。
目前美國對加拿大施加的“邊境關稅”依舊生效,其中包括對非CUSMA(美墨加協定)商品征收25%的進口稅(石油、天然氣和鉀肥爲10%),鋼鐵、鋁和汽車等關鍵産品也處于重稅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