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未分類 美特使:烏克蘭可能像二戰後柏林 被分區駐軍
公益廣告

美特使:烏克蘭可能像二戰後柏林 被分區駐軍

(倫敦綜合電)美國的烏克蘭問題特使說,由于俄羅斯繼續拒絕接受停戰,烏克蘭未來有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柏林那樣被分區駐軍。

美國總統的烏克蘭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在英國《泰晤士報》星期六(4月12日)刊登的訪談中說,和平方案可以包括将烏克蘭劃分成多個控制區,由英國和法國部隊部署在烏克蘭西部,俄羅斯部隊駐守在烏克蘭東部。

凱洛格的說法是,英法率領的“保障部隊”可駐紮在第聶伯河(Dnipro river)以西,這樣就對俄羅斯“不構成挑釁”。第聶伯河是貫穿烏克蘭中部的一條河流,正好将烏克蘭領土一分爲二。

他說,這個方案類似二戰後柏林的情況。“當時柏林有俄羅斯區、法國區、英國區以及美國區。”但他後來在X平台發文澄清,美國不會派遣任何地面部隊到烏克蘭。

凱洛格認爲,烏克蘭幅員遼闊,足以容納多支保障停火的軍隊。他還建議,爲确保烏克蘭和英法等盟軍不與俄軍交火,應在烏東現有控制線一帶設立非軍事區。“會出現違規(開火)行爲嗎?很可能,但監控起來比較容易。”

凱洛格說,俄方可能不會接受在烏克蘭分區駐軍的提議。但《泰晤士報》指出, 凱洛格的這個方案隐含美國對俄羅斯目前在烏占領土地的承認。

《泰晤士報》的報道說,雖然凱洛格将戰後柏林與此方案相提并論,其實二者情況明顯不同。當年納粹德國是被迫向盟軍投降後被列強駐軍,而如果要盟軍在烏西駐軍提供保障也應由烏克蘭提出邀請。

彭博社的報道也說,凱洛格的這個提法可能引起烏克蘭恐慌,因爲今天的烏克蘭與當年戰敗的納粹德國不同,烏克蘭還有正在運作的政府。

烏克蘭政府未就有關報道置評。

4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右)在聖彼得堡總統圖書館迎接美國總統特使威特科夫。(路透社)

另一方面,在俄烏停火談判陷入僵局之際,美國派出另一總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于周五(11日)到聖彼得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長談了四個多小時。克裏姆林宮發聲明說,會談主題是如何解決烏克蘭問題。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六在土耳其安塔利亞會談緻辭時就稱,特朗普似乎比任何一位歐洲領導人都更了解烏克蘭局勢,明白要解決烏克蘭沖突,就必須解決其根源問題。

不過,特朗普顯然對俄烏停火談判進展緩慢感到不滿。周五較早時,他在社媒敦促普京加快行動,以結束這場“毫無意義且本就不該發生的戰争”。

烏克蘭和西方盟友懷疑俄羅斯故意拖延談判。俄國防部周六反指烏克蘭不願停手,在過去一天對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了五次襲擊,違反了俄烏此前與美國達成的協議。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五還告訴盟友,有數百名中國公民正在烏克蘭前線爲俄軍作戰,并指責俄羅斯把中國卷入沖突。不過,美國官員和西方情報界人員說,這些中國人應該是雇傭兵,與中國政府沒有直接關聯。

至于美國和烏克蘭之間的礦産協議談判,據知情者說,雙方在星期五又舉行會談,但充滿對抗氣氛,要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特朗普尋求與烏方達成雙邊礦産協議,作爲推動結束俄烏戰争的交換。他将獲取烏克蘭的礦産當作收回對基輔數百億美元軍事援助的一種方式,盡管這筆援助并非貸款。

路透社上個月報道,特朗普政府已提出一份内容更廣泛的礦産協議新草案,力求優先獲取烏克蘭的礦産資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