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加國新聞 感受加國醫療:人命關天,豈能靠賭概率?
公益廣告

感受加國醫療:人命關天,豈能靠賭概率?

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還是初來乍到的新移民,在談起加拿大的醫療服務時,似乎都是牢騷滿腹。就診等候時間長,醫護人員經驗不足,醫療事故頻發……這些已是老生常談,大家都見怪不怪了。筆者今天要吐槽的,卻是另一個新發現:有些加拿大醫生在診治病人時,經常會按照既往經驗去賭概率,對于小概率的可能性不夠重視,甚至選擇忽略不計。

有位朋友在體檢時發現了性質不明的腫瘤。初診的醫生告訴她,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是良性,無需擔心,可以等一年後再複查。朋友卻有些不放心:萬一我運氣不好,屬于另外那百分之五呢?她查閱了有關資料,得知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需要馬上做活檢的。即使活檢後排除了惡變,也要至少每六個月就複查一次。于是,她換到了另一家診所,并要求轉到專科醫生那裏做了活檢。結果證實,她恰恰是那小概率的百分之五。

朋友是幸運的,她沒有完全聽信醫生的“概率論”,而是及時尋求到第二意見,聯系到了專科醫生并做了手術。若是她老老實實地等着一年後再複查,按照目前加拿大的醫療效率,等候專科和排期手術都需要時間,病情會不會被延誤,還真不太好說。

另一位華人朋友就沒有這麽走運了。他因罹患早期癌症做過手術,術後不久去看病理報告時,醫生幾乎是拍着胸脯保證:你這種情況複發的可能性很低,不需要化療。别擔心,好好地享受生活吧!

然而僅僅兩年以後,這位朋友的病情就意外地複發了。他當機立斷,馬上飛回中國就診。據國内的醫生介紹,像他這種病情,如果當初在手術後做過化療,徹底清除殘餘癌細胞,複發的可能性會減少很多。可惜,他的手術醫生太過樂觀,覺得既然複發的概率不高,化療就沒有必要做了。經過在國内一段時間的醫治,他的病情終于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經曆過這次複發,未來的抗癌之路難免會更加漫長和艱辛。

一位新移民媽媽也和我分享過她的經曆。她三歲的兒子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咳嗽不止。去看家庭醫生,醫生拒絕給孩子做血液和其他檢查,并告訴她,小朋友發燒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就是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就會自愈。誰知兩天以後,孩子的病情急轉直下,呼吸困難,甚至開始抽搐,被父母火速送到了醫院急診室。檢查結果表明,孩子患的是急性肺炎,而不是家庭醫生所猜測的感冒。由于診治不及時,導緻孩子的病情較重,在一個月後才逐漸痊愈。

這位媽媽失望地說:小朋友生病不是醫生的錯,但醫生不該在未做任何檢查的情況下,就假設孩子肯定是感冒了。哪怕是給孩子驗一下血呢,也能早一點發現異常吧?

和周圍人讨論過這種現象,大家都感覺加拿大的醫生和中國醫生在治療理念和操作程序上确實不太一樣。中國的醫生會傾聽病人的訴說,并盡可能地安排相應的檢查以排除各種可能的疾病。對于惡性腫瘤等大病、重病,醫生更是如臨大敵高度重視,很怕漏診和贻誤,有時甚至會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而加拿大是全民免費醫療制度,或許是因爲醫療經費越來越緊張,對各種檢查的控制也就比較嚴格。醫生往往先假設你的身體沒有什麽大問題,以盡量減少所謂的“非必要”檢查。至于小部分患者因此被贻誤病情,也就很難避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強加關稅,加拿大姥姥杠上川普姥爺總統

“自由黨連任=國家自毀”?卡尼獲勝對加拿大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