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商場市集,倒是參觀了多家學校、工廠和銀行,新加坡男子趕在朝鮮短暫重開國門之際随團赴朝鮮旅遊,與衆不同的行程讓他感覺好像學校郊遊。
朝鮮于2020年1月冠病疫情初期迅速采取邊境管控,雖于去年小規模放入俄羅斯旅客,但真正重開邊境是在今年初。首批俄羅斯以外的外國遊客時隔五年,于2月20日再次踏入朝鮮,但短短兩周後,朝鮮又突然宣布停止接待遊客。
正好在中國出差的新加坡男子劉保羅(45歲,寵物用品銷售經理)于3月初随團前往朝鮮東北部的濱海城市羅先市(Rason),成了朝鮮再次關閉邊境前,最後一批入境的外國遊客。
劉保羅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興奮地說:“我向來對朝鮮充滿好奇,一得知朝鮮開放旅遊就第一時間報名了。”
羅先市是此次唯一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城市。劉保羅參加的旅行團共有25人,分别來自17個國家,全程有四名朝鮮導遊陪同。
劉保羅憶述:“我們隻能前往導遊指定的地點,無法自由閑逛。這更像是一次學校遠足,學生必須跟着老師走。”
外國遊客入住的酒店樓下設施相當齊全,有酒吧、理發院和按摩院。劉保羅說:“我們每天回到酒店,隻能在酒店樓下消遣,導遊會留守在酒店大廳,直到全部人回房。”
五天行程中,劉保羅除了參觀樹立朝鮮領袖雕像的廣場,以及現任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京2023年會面的場所外,還到訪了四個工廠和三所學校。他也參觀了當地銀行,并興起在那裏辦了戶頭和銀行卡。
朝鮮公共場所每天早上大聲播放愛國歌曲和政府聲明,以及學校裏處處挂着的愛國主義海報,令劉保羅印象深刻。他說:“學校和學生的表演中展示了許多(朝鮮)坦克、火箭、飛機等的海報……他們對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将個人和國家進步都歸功于過去和現在的領導人。”
由于朝鮮限制大部分公民出境,當地人對外界非常好奇。劉保羅說:“關卡人員和學生一聽到我來自新加坡就表現得很熱情,不斷詢問我關于新加坡的事情,包括土地面積、地理位置和食物等。”
新加坡于2018年舉辦曆史性的“特金會”,成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金正恩首次正式會晤的地點。朝鮮媒體當時大篇幅的報道讓當地人對新加坡印象深刻,紛紛向劉保羅稱贊新加坡幹淨美麗。
雖然朝鮮導遊沒有限制旅客與當地人的談話内容,但劉保羅隐約可感受到朝鮮人視美國和韓國爲敵,因此有意識地避開政治話題,分享自己的旅遊經曆時也避免提到這兩個國家。
美韓聯盟助美國在東北亞投射軍力,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威懾研發核武器的朝鮮。朝鮮此次開放邊境,就明令把美國人和韓國人列入黑名單。
劉保羅透露,自己與酒店員工和導遊交談時發現,對方都以“傀儡”稱呼韓國,甚至堅信冠病是韓國故意向朝鮮投放病毒氣球所緻。這些說法讓他很驚訝,但他強調:“我來朝鮮……不是爲了批評,不是爲了比較,而是爲了真正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
時隔五年重返朝鮮,旅行社老闆比爾德發現,朝鮮街道上的中國商店顯著減少,商業活動整體不如疫前蓬勃。
比爾德(Rowan Beard,37歲)在中國北京經營青年先鋒旅行社(Young Pioneer Tours),專門組團到朝鮮、古巴、伊拉克等冷門目的地旅遊。他從2012年起開始帶團,至今走訪朝鮮已有上百次。朝鮮今年短暫重開國門,他就先後帶了兩個團到羅先市,劉保羅是團員之一。
與中國和俄羅斯隔江相望的羅先市,原稱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是朝鮮在1991年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旨在通過吸引外資帶動朝鮮經濟。
比爾德透露,他們在羅先市一路上看到好些新建的住房和工業樓,包括啤酒廠和制衣廠等,不過中國人開的商店少了很多。比爾德說:“以前有很多中國人在朝鮮開餐館做生意,尤其是在經濟特區。疫情前,你在街上、餐館、酒店裏都能看到中國人。但那些有中國特色的商店……現在很多已經消失了。确實還能看到一些中國人,但人數遠不及以前。”
比爾德覺得,朝鮮如今對外國遊客的态度也比五年前更謹慎,不再讓遊客自行遊蕩,也隻準在限定的地點逗留。
3月5日,朝鮮無預警宣布全面關閉邊境,再次謝絕遊客。朝方沒有多加解釋,韓國統一部則推測,朝鮮此舉可能與外國旅客在社媒毫無保留地曝光朝鮮國内情況有關。
關閉邊境的消息宣布時,劉保羅和比爾德仍在朝鮮,原本擔心會立刻被驅逐出境,好在最終獲準按計劃完成旅程。
據比爾德觀察,朝方對于本輪遊客入境安排還是相當滿意的。他推測,朝鮮暫停旅遊安排隻是爲了重新評估整個計劃,确保日後重開邊境時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