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政府去年10月推出「產學研1+計劃」,鼓勵大學團隊聯同業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創新科技署長李國彬總結一年工作時透露,該計劃首輪收到94份申請,爭取在下月底公布申請結果,會視乎項目是否具創新性及具商品化潛質,將為每個項目作「同行評審」及「商業評審」,由督導委員會審核,強調重視質素。另外,創科署已邀40名海內外專家檢討「InnoHK平台」,檢視平台各中心的研究及商品化成果等,目標今年內完成。
明報記者 鄭律銘
「產學研1+計劃」每個項目資助上限1億元,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各可交最多15份申請,去年11月截止。多間大學回覆本報確認有提交申請,其中嶺大提交的項目涵蓋人工智能與健康、碳中和、新材料與新能源,稱有關申請由學院及系所協調後確定;城大提交的項目包括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及綠色科技等,稱由校外專業人士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審核每宗申請。
申請由大學提交,被問及是否意味獲批機會大,李國彬接受包括本報在內的傳媒訪問時表示,審批看重質素,「一定不會說你入(申請)我就實批」,「有校長走來問我,心目中有否百分比?我們真的沒有」。他說,由政府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將盡快召開首次會議,料今月及下月內召多次會議跟進。
技術商業獨立評審
督導會委員涵大學高層
據政府早前公布,督導委員會主席為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有13名委員及兩名政府當然委員,包括浸大中醫藥學者卞兆祥、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理大校長滕錦光、數碼港董事局主席陳細明、香港科技園主席查毅超等,任期到明年12月底。
李國彬說,每項申請須接受「技術層面」及「商業可行性」評審,前者會沿用學術界同行評審機制,就每份提交邀請3至5名相關科技範疇專家,各自評估後提交報告,負責評估的專家必須無利益衝突;商業評審則委託顧問公司負責。李表示,評審設評分,審核時亦重視項目的具體內容,最終決定由督導委員會負責。
大學團隊發明者產權利益至少七成
為鼓勵研究人員從事商品化工作,李表示,「產學研1+計劃」引入新舉措,規定大學團隊或發明者在項目中,獲取知識產權利益分配要達至少七成,具體安排由大學與相關團隊洽商。
另外創科署正檢討上屆政府設立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目標今年內完成。李國彬稱現時平台設立29所研發實驗室,不少已運作至第三或第四年,故去年12月邀請逾40名海內外專家做中期檢討,檢視範圍包括各中心的研究成果及科學價值、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或商品化。
李稱,InnoHK帶來不少優秀科研成果,例如由科大校長葉玉如帶領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開發出無創阿茲海默症血液測試,準確度逾96%,助病發前及早識別。
稱創科基金「引資」翻倍有成果
李國彬亦總結「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情况。基金下設18項資助計劃,例如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科技券等,去年首11個月支持2萬個項目,較前年全年的1.7萬項多約一成,去年批出承擔額達67億元,較2020年的41億元增加四分之一。他稱,基金下的計劃設配對要求,政府資助需配對市場一定比例資金,相關計劃引入的私營市場金額,由2019年的6.6億元增至去年的17.5億元,增幅近1.7倍,反映政府資助計劃能帶動市場投入創科發展。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創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