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內地經濟加快復甦進程,繼續吸引全球投資者大手筆買入。
英國《金融時報》2月9日報導稱,今年以來,全球投資者創紀錄地買進了價值210億美元(約合1410億元)的中國內地股票(經由“陸股通”)。 “在強勁經濟數據的刺激下,交易員們以更大手筆押注中國重新開放在股市引發的漲勢還將持續。”
報導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最近外資對中國股票需求激增,受到春節後良好的經濟數據的推動——在中國剛開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之時,尚有少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保持謹慎,而最近的數據,有助於打破他們的疑慮。
陸股通是”滬股通”和”深股通”的統稱,它代表的是互聯互通機制下外資投資A股的渠道,即“北向資金”。數據顯示,今年1月,北向資金在滬深交易所累計淨買入1412.9億元人民幣,淨買入量超過了2022年全年規模(超900億元)。
“與互聯互通機制推出以來的其他任何一年相比,今年的流入規模都是非常可觀的,”法國興業銀行亞洲股票策略負責人本齊姆拉(Frank Benzimra)表示,“這類資金真的在重新流入,因為市場安心地看到:2023年將以增長為重。”
全球投資者的信心來自多方面。例如代表中國A股上市大型企業的“滬深300指數”,自去年10月底以來上漲逾13%——即使近期該指數有所調整,投資者們也從其他地方嗅到了積極信號。例如今年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臨界點以上,時隔三個月,景氣程度明顯回升。
“過去一周的經濟數據和動向支持了我們對中國的看好,”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黑費爾(Mark Haefele)本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也在周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之前的4.1%,大幅調整為5%。
值得補充的是,國家統計局今日(2月10日)發布最新CPI數據。今年1月份,受春節效應和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等因素影響,CPI環比值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8%,其中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25個百分點。
“非食品中,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電影及演出票、旅遊價格分別上漲20.3%、13.0%、10.7%和9.3%。”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