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加国新闻 “噩夢”!加拿大6大銀行”無故”關閉賬戶
公益广告

“噩夢”!加拿大6大銀行”無故”關閉賬戶

Ryan Mueller 圖源:globeandmail

加拿大銀行可能隨時關閉你的賬戶,而無需解釋。

你可能會突然收到一封信,簡短而冷漠地通知你:你的所有金融賬戶將被關閉。通常情況下,你最多有三個月時間另作安排。如果銀行提供了理由,那往往含糊其辭,甚至令人不安:“我們決定關閉您的賬戶,是因為我們發現其運營涉及不可接受的風險。”

這種做法被稱為“去銀行化”(Debanking) 或 “去風險化”(Derisking)”,後果可能很嚴重:

你可能不得不依靠高利率貸款來維持資金周轉;
你可能需要緊急轉移房貸或信用額度;
如果你經營一家企業,可能不得不向客戶和債權人解釋解釋為什麼你無法再能使用你的銀行賬戶;
更糟糕的是,一旦一家銀行對你“動刀”,其他銀行也可能效仿,使你很難再擁有銀行賬戶。

據《環球郵報》報道,加拿大6名個人及小企業主都經歷過這樣的“噩夢”。他們均表示自己從未涉及非法活動,卻被銀行無故關閉賬戶。

案例1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尼日利亞企業家經歷了四次被銀行關閉賬戶,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第一次發生在十多年前。當時,一家加拿大大型金融機構召他面談,就其賬戶交易提出一系列生硬、重複的問題。他並未多想,認為銀行員工的問題毫無邏輯,於是隨意作答。然而,不久後,銀行單方面終止了他的賬戶。他以為只是員工對他的態度不滿,便換了另一家銀行,未曾在意。

第二次發生在五年前。當時他在另一家大銀行工作時,該行通常會在員工離職後,將內部賬戶轉換為普通個人賬戶。但他離職後,銀行卻直接關閉了他的賬戶,這讓他感到異常。

第三次發生在他創業並取得成功後。另一家最初積極招攬他業務的金融機構突然關閉了他個人和企業賬戶,並要求他和一位近親(加拿大永久居民、尼日利亞金融行業高管)放棄他們共同持有的一家加拿大食品製造公司的簽字權。諷刺的是,該銀行很樂意繼續與該公司做生意,因為該公司的其他董事都是白人。

他說,就在那時,他確信自己遭受了種族偏見,並懷疑這可能是多家銀行關閉其賬戶的原因。最後即使花費2萬加元打官司,也無法獲得銀行決策的具體理由。

第四次發生在兩年前,又一家大銀行以一種突然且不透明的方式與他斷絕了關係。

儘管如此,在加拿大六大銀行中,仍有兩家繼續與他做生意。

他說,直到今天,他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賬戶中的哪些活動可能引發擔憂。

案例2

埃德蒙頓的加密貨幣企業家Adam O’Brien被加拿大所有主要銀行拒之門外。有兩次,銀行還趕走了他的妻子,導致全家無力支付家庭賬單。

他表示,他理解一些金融機構可能不願意支持一家從事數字貨幣交易的公司。但他對銀行反覆改變態度、是否願意與他的公司建立關係感到不滿。

案例3

哈利法克斯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退休酒店業經理在使用一家銀行30年後,突然被關閉賬戶。這家加拿大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給了他兩個月的時間將他的銀行賬戶、信用卡和抵押貸款轉移到其他機構。但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他懷疑是自己的常見蘇格蘭姓氏被誤認成他人。大約30年前,他不得不聘請律師阻止一家催款機構追討他一無所知的未付賬單。加拿大航空公司還給他發了一封信,要求他支付他從未購買的服務。他說,最後,這場鬧劇被證明是一起身份錯誤案件。

他擔心銀行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但他的投訴只得到了簡短的回覆:銀行有權將他從客戶中除名,而且在法律上可能被禁止分享——解釋。

案例4

甚至連一位反洗錢專家也無法倖免。卡爾加里的風控顧問Ryan Mueller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促使加拿大豐業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凍結他的賬戶。他懷疑可能是因為他與一家涉及加密貨幣交易的企業有業務往來,但他至今也無法確定。

Mueller說:“我每周從一家公司獲得5萬至8萬元,這家公司是加拿大一家銀行公開訴訟的對象。”

他說,他的其他10名客戶、同事和私人朋友在不同機構的銀行賬戶同時丟失,而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就是與那家公司有過接觸。

但Mueller表示,豐業銀行並沒有給他的公司提供轉換到另一個交易所的機會,而是直接切斷了聯繫。

無辜客戶沒有申訴渠道

儘管去銀行化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加拿大銀行獨立監察機構(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收到的相關投訴從2019年的19宗激增至2023年的113宗。此外,加拿大金融消費者機構(FCAC)在2018年至2023年間共收到超過800宗相關投訴。

隨着監管機構加大對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銀行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關閉賬戶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

通常情況下,銀行會發現並標記異常交易,表明客戶可能與洗錢、恐怖主義融資、欺詐或其他犯罪有關。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先聯繫客戶了解情況,但更多時候,銀行會直接關閉賬戶而不提供解釋。銀行沒有義務說明原因,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法律禁止其披露詳情。

銀行聲稱,透露賬戶關閉原因可能會讓真正的犯罪分子找到規避方法。然而,這種保密機制也讓被誤傷的客戶無法自證清白。

許多無辜客戶成為“附帶傷害”,失去銀行服務卻毫無申訴渠道。相反,當一個人的活動確實值得被除名時,他們往往能夠在另一家銀行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到這家銀行。

儘管金融機構提交的可疑活動報告數量越來越多,但迄今為止,加拿大似乎並沒有因此抓獲更多的金融罪犯。批評人士說,最終的結果是,這個系統對任何人都不起作用,它可能會讓無辜的人陷入困境而得不到任何解釋或追索,同時又太容易讓罪犯脫罪。

加拿大六大銀行拒絕就去銀行化問題發表聲明,僅通過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BA)回應稱,“關閉賬戶絕非輕率決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