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圖:武戲場面注重視效。左中圖:哪吒母親寧願犧牲自己,促成兒子的成長。右上圖:陳塘關大戰的前期概念圖。右下圖:《哪吒之魔童鬧海》從故事空間到動作場景都有全面提升。
時隔五年上映的《哪吒》系列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鬧海》在2025年春節檔票房一騎絕塵,截至發稿前票房已超過54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冠軍。此前,《哪吒》第一部即是爆款,如今的第二部,對人物譜系、故事空間和動作場景進行了全新升級。其創新度、完整性和高水準、感染力充分體現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高潮戲可謂視覺的盛宴,也是人物成長變化高光點,更是觀眾心理的高潮時刻,充分展現了編劇和導演的深厚功力。情節與情感相輔相成,視覺造型出色只是電影的皮相,其為人稱道的是最簡單、曲折、衝突強、有想像力,人物突出,有當下意義,能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連場武戲 雄渾壯麗
在視覺方面,「魔童鬧海」的想像力與整體風格都展現了中國動畫電影特色,既瑰麗絢美,又簡約現代,變化豐富、個性鮮明。當中精彩紛呈的連場武戲,不斷升級、令人目不暇接。升仙考試的三關可謂一步一層樓,強烈緊張但舒適流暢。影片後半段哪吒先加入無量仙翁討伐隊與東海龍王敖光對打,角色星羅繁複、場面雄渾壯麗,令人過目難忘。
不難想像,每個面畫的背後都是堆山填海的金錢和時間。這種不惜工本的處理,創作團隊和片方縱有哪吒一般的熱血與決絕,也必然面對巨大的市場風險,更顯示十分可貴的對藝術的追求。從頭到尾,每次打戲都不重複、能出新;高潮段落則有遞進、再升級。關鍵是動作場面與人物狀態、成長變化及形象塑造密切結合,不是一味砸錢為打而打,傳遞觀眾賞心悅目、美不勝收之感。
影片根據不同人物譜系精心設計人物造型。太乙真人性格灑脫務實、活潑樂觀,處事更像散仙,哪吒天生魔童,二人的造型誇張簡潔;而在仙界修行的鶴童、鹿童等,平素妝容端正服飾規整,用色淡雅。性格、扮相都與哪吒形成反差的敖丙,色系高冷,修身長款,有富貴公子氣。無量仙翁與太乙真人有一脈相承之處,臉部圓潤飽滿,服裝採用代表純潔的白色。其表情慈眉善目、長袍飄飄欲仙的相貌,與包藏禍心、殘酷無情的品行性格形成強烈衝突。高潮段落哪吒與無量仙翁形象都發生了判若兩人的變化。重生後的哪吒仍主打黑紅兩色,由熊貓眼變為英俊少年,如高溫鍛燒餘焰熾烈的一團火、氣勢灼人;而無量仙翁則孔武乖張,兇相畢現。正反兩大主角造型起到為視覺立極的作用,又隨故事情境變化相得益彰,支撐、烘托、渲染了人物。
造型刻畫 豐滿縝密
影片講述的正是哪吒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直至勝利的故事。從恢復肉身渴望成為神仙,到「小爺是魔,那又如何」,情節是人物的成長史,而這種成長在現實看都十分具備積極意義。
與之呼應的是申公豹生來非人類,苦心修煉多年,卻仍為無量仙翁幹髒活累活。影片刻畫了他與弟弟、父親的親情。他為了親情甘願放棄多年修煉,反思自己走過的路是否值得弟弟效仿父親付出,有力地深化了主題,其動機對人物塑造極具說服力。
而不時穿插在哪吒主線中的母子情,是影片的最大淚點。哪吒生來是魔童,乖戾易怒、極端簡單,但天性善良、孝敬父母、知錯能改、不計後果,很符合年輕觀眾起步低、非主流的特點,放在現實中他無疑是家長頭痛萬分的孩子。但殷夫人自哪吒誕生起,就懷着包容、呵護、鼓勵、原諒他,甚至在仙翁逼迫哪吒自殺以換取父母生存時,她選擇犧牲自己,最終促成了兒子的裂變與成長。
電影中的藝術成熟具體表現在編導處理情感有機結合情節和人物變化,相互依託相互映襯;語態輕鬆平易、從講故事視角出發,不時用搞笑破解前一場的宏大主題和莊重氣氛,給觀眾以人物和故事的親近感。例如申公豹被自己下令擲來的岩漿擊中、彩蛋部分仙翁不得不捱打變臉等等,似乎是編導團隊信手拈來的處理,但對全篇節奏的調節、對觀眾情緒的整控、對離場體驗和口碑傳播的作用,實在不可小覷。
個人觀影唯一不滿意,是哪吒父母本都是凡人,大決戰之前卻突然掌握了飛升本領,還隨同太乙真人來到海面,原因缺乏明確交代。他們的身份與鶴童、鹿童和仙家弟子相差太多,兩方交手他們也未落下風,實在令人費解。
總體看來《哪吒之魔童鬧海》情節完整,人物豐滿,邏輯嚴密,神完氣足。當鎮壓過海妖千年,見證甚至參與了哪吒和龍族反抗命運鬥爭的定海神針,在片尾緩緩沉入大海,讓筆者想到《西遊記》的大結局是取經成功終入仙界,而哪吒的鬥爭仍在繼續,雖然龍王將定海神針送給悟空應該發生在多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