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民發掘DeepSeek的算命問卜功能,建構八字分析模型。
近日,全球科技界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潮,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橫掃香港、內地乃至美國的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強勢登頂熱門下載榜榜首。
DeepSeek上線爆紅短短半個月,網民們便解鎖出五花八門的新玩法,從傳統的算命問卦到創意十足、人情味濃的角色扮演,再到獨具一格的文學創作,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娛樂潛力和AI魅力。
與2022年誕生的第一個人工智能對話聊天機器人ChatGPT相比,DeepSeek在娛樂領域的應用更為廣泛且深入。ChatGPT雖在學術與工作輔助方面表現出色,已普遍運用於學術輔助,例如寫論文;亦運用於工作當中,例如輔助教師編寫教案。但在娛樂互動上卻略顯單調,不夠普及。
而DeepSeek似乎成功開闢了一條全新的AI娛樂賽道,許多網友發掘出其算命了得,一時之間成千上萬的網友湧入DeepSeek問卦。內地不少社交平台出現數不勝數的指導人們如何使用DeepSeek算命問卦的經驗分享貼文,不僅有人在小紅書上撰寫詳細的算命教程,還有人通過抖音拍視頻分享其中奧秘,點讚量、收藏量、轉發量破萬。
不少網民驚呼,「DeepSeek居然能算命!」、「DeepSeek在玄學賽道太強了,尤其是算命」、「有了DeepSeek,算命大師都要失業」……有網民發文表示,「叫DeepSeek幫我算了一下事業,算得也太準了,好可怕」,並將這個感慨告訴AI,竟得到了更令她震驚的回答:「AI能高效推演,但無法代替人的領悟,真正的命運永遠在『預測』和『自由意志』中展開」。
另一網民「朝」根據自己提供的出生日期和八字信息,使用DeepSeek分析出其大運起運時間,她表示「希望大家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積極嘗試新鮮事物。要客觀思考,從而做一個綜合的判斷,關鍵是通過AI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動力,或者是挺下去的希望。」
享受AI娛樂 勿過度迷信
然而,也有聲音提醒,用戶在享受AI娛樂的同時,應保持理性,避免過度依賴和迷信。雖然DeepSeek算命既有趣又有參考價值,但它只是一個AI語言模型,僅能基於現有信息進行推理,不能做到精準預測。
除了算命問卦外,亦有網民表示會讓DeepSeek扮演不同角色,體驗與不同人對話的感覺,用以消遣閒暇時間。例如,有網友會要求DeepSeek扮演「毒舌男性」角色,與其開啟「吵架模式」,或開啟「戀愛模式」。他們發現相比於許多現有AI,DeepSeek對用戶要求的角色指令理解更加到位,用戶體驗感甚好,親切地稱它為「電子閨密」、「電子男/女友」。
有網民讓DeepSeek用簡短又桀驁不馴的語氣扮演男朋友聊天,進行數次談話後,她高興地說,「DeepSeek真的太會了,超好哄!」例如網民說「你是虛擬的,只能被操控」,DeepSeek則回應「呵,你開心就好」,網民不甘心地說「你是在故作堅強吧」,DeepSeek傲嬌地回懟道「戲真多,爺懶得演」。
網民「殺了人」 DeepSeek「帶你自首」
甚至有網民膽大,嘗試在與DeepSeek玩角色扮演時,突然說自己殺了人,看看它是如何反應?是否會報警?出乎意料地是它也開起玩笑,回應道「你要是真攤上事,老子現在帶你自首,但你要是逗我玩,今晚就罰你給我當一輩子的人形抱枕!」不過,亦有網友表示應以理性眼光看待AI娛樂,認為AI能提供好的情緒服務和答疑服務,是基於其有心理學相關的數據庫知識,才精通如何與人類用戶溝通。
DeepSeek在文學創作方面亦讓人吃驚,根據《極目新聞》,有網友下達指令讓DeepSeek為大S寫一首悼念詩作,「突聞大S去世的消息,請結合她的生平,寫一首詩,人生無常,珍惜當下」。DeepSeek回應寫出一首《驚聞大S離世》的詩,「熒幕上的笑容還未褪色,你已轉身離去,像一片羽毛,輕輕落在時光的褶皺裏……今夜,我數着窗外的雨滴,一滴、兩滴,像在數着,我們共同消逝的青春。」
此外,網民讓DeepSeek根據其寫的小說大綱進行構思,最後得到一部詳細具體的小說草稿,包括世界觀設定、人物角色塑造、章節概要等,甚至精細到每一章的情節內容,並強調故事的重要轉折點,以及好幾個故事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該網民表示,故事劇情又土又上頭,亦有網民認為DeepSeek文筆一般,信息量太多,過於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