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東歐汽車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工作。 《經濟學人》
隨著地緣政治和供應鏈戰略的發展變化,“近岸外包”“友岸外包”逐漸成為企業考慮的優先戰略。通過這些戰略,企業將生產外包給距離市場很近或者政治上更可靠的國家和地區,以期在國際緊張局勢下,穩定供應鏈並挽回部分失去的成本優勢。
“‘近岸外包’正在將東歐變成新的中國。”英國《經濟學人》9月19日以此為題發布文章稱,美國和歐盟正限制從中國的進口,全球公司開始轉變策略,將生產鏈轉移至“近岸”和“友岸”。在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下,中東歐國家正從“近岸外包”“友岸外包”中受益,吸引著來自全球的大量投資,未來預計該地區的投資還將進一步增多。
波蘭、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外國直接投資近十年的變化趨勢 《經濟學人》制圖
文章指出,美中之間局勢緊張,再加上歐洲夾在中間,全球供應鏈可能會被擾亂。出於這一擔憂,中國和西方的公司都開始將生產移至更接近市場的地方。
英國商業出版物《FDI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中,中國宣布的最大外國直接投資(FDI)是在中東歐國家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將匈牙利作為進軍歐洲市場的橋頭堡,比亞迪就在匈牙利投資建設了其第一家歐洲工廠。美國《紐約時報》稱,這是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對歐盟關稅的回應。
除了汽車制造商外,越來越多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在過去幾年也前往中東歐,以便更接近購買他們產品的裝配廠。該報采訪的物流公司CTP負責中東歐投資關系的高管稱,像寶馬這樣依賴中國零部件的西方汽車制造商擔心貨物在海外運輸帶來的成本和風險,希望能通過近岸設廠的方式確保供應鏈安全、降低成本。
《紐約時報》分析指出,將生產轉移到更靠近市場的位置對雙方都有利:歐洲汽車工業將獲得就業機會和尖端技術,而中國生產商將節省關稅和運輸成本。
匈牙利街頭一輛中國電動汽車內 《紐約時報》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公司也在加大對中東歐的投資力度。德國總理朔爾茨今年7月在塞爾維亞簽署了一項為電動汽車開采鋰的協議。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選擇在波蘭投資46億美元建造工廠,雖然目前由於資金困境,英特爾已暫停了在歐洲的投資。韓聯社今年早些時候報道稱,韓國電池制造商三星SDI確定,將在匈牙利建立第三家電池工廠。
《FDI Intelligence》的另一份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3年,外國公司在中東歐和北非的15個“近岸外包”目的地承諾為當地的制造業提供超820億美元的投資,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兩年投資額,比疫情前的2018年至2019年增長了62%。
正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地緣沖突也改變了中東歐國家在歐亞貿易中的角色。德媒在去年6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俄烏沖突讓汽車、建築材料、家具、農副產品等行業的許多西方公司將其部分或全部產品鏈從烏克蘭轉移到歐盟。其中,東歐國家波蘭被視為最佳物流門戶和跳板,是主要受益者。
報道稱,疫情也給全球企業敲響了警鐘,交貨時間延遲12至15個月、運輸成本飆升至創紀錄的水平,讓企業意識到生產地點的選擇不能僅看短期內運營成本的高低,從長遠來看,還要考慮一切可能擾亂供應鏈的潛在成本。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外國直接投資湧入波蘭。”英國—波蘭商會(BPCC)首席顧問邁克爾·登賓斯基(Michael Dembinski)分析說,疫情證明波蘭的管理能力要比印度、菲律賓等國家要好得多,這些國家遠程辦公條件不足,凸顯波蘭的優勢。
《經濟學人》還稱,隨著全球向綠色能源過渡,對電動汽車、電池、熱泵、風車等清潔能源設備的需求高漲,這意味著新的產能必須建立。而升級德國、法國舊工廠的成本與在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建造新工廠的成本差不多,且中東歐國家的土地和勞動力更便宜,法規更寬松,稅收更低。
不過,文章指出,在中東歐進行直接投資並非全無風險。中東歐國家的勞動力人口正不斷下降,外國投資者需要確保他們能在當地招到工人,而且這些國家近年來民粹主義擡頭,對外國公司和外國投資的態度並不友好。在選民反對移民的國家,輸入外國工人可能會引起不好的反應。
文章稱,這些國家為了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提出的一些政策遭到了當地人的抵制——向外國人提供廉價土地的舉措,引發了本國公司的不滿;能源補貼的政策被質疑最終由消費者買單;更寬松的監管,激怒了當地的環保組織。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明晟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供應鏈轉移對於某些行業的公司來說,具有挑戰性,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展開。故而,全球“近岸外包”可能無法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許多公司可能會轉向“中國加一”或“中國加多”投資戰略,在中國保留一些業務以服務當地市場,同時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增加生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