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盾構機技術世界領先,遠銷新加坡、意大利、波蘭、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圖為由中國研製的世界大直徑TBM「高加索號」在格魯吉亞開始步進。\受訪者供圖
9月26日,中鐵1463號單護盾TBM(掘進機)「江漢先鋒號」下線,即將投入到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但時間回到22年前,中國若想建同類工程只能使用國外的盾構機。為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中國工程師們勵精圖治,將中國盾構機從寂寂無聞幹到世界第一矩陣。
參與過多個盾構機研發的中鐵裝備技術中心副主任賀飛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自主研製的盾構機技術先進成熟,把國際市場同類產品價格拉低了四成,國產「地下航母」已佔全球市場2/3,遠銷新加坡、意大利、波蘭、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在盾構機領域終於把『卡脖之手』的手指一根根掰開,把核心技術緊緊掌握在自己手裏。」賀飛自豪的說。
遠銷意法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賀飛坦言,中國在盾構機開發起步較晚,很長一段時間都依賴國外進口。而且國外盾構施工時有洩露國家地理信息的可能,用於國防工程建設更是危險。自主研發生產盾構機,成為擺在中國面前的唯一出路。
2002年,由中鐵隧道股份新鄉機械製造公司承擔的「關於隧道掘進機關鍵技術的研究」被科技部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2002年10月,中國中鐵成立了盾構機研發項目組,開啟了中國盾構機研發的新征程。項目啟動後,中鐵工業總設計師王杜娟和同事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處看盾構機。
從零起步 打破「洋盾構」壟斷
全程參與盾構機國產化研發的王杜娟回憶說:「為了近距離看,我們四處找項目,深入隧道現場,一根根管子排查,一個個元器件核對,比較參數、核實數據、查閱資料,經常奮戰到凌晨兩三點。」作為女性工程師,王杜娟要面對隧道施工現場不讓女性進入的窘境。回憶那段歲月,王杜娟坦言:「試驗必須是第一手資料,我就軟磨硬泡,或者把頭髮挽進安全帽,把臉塗髒,冒充男工蒙混進去。」
研發過程的艱辛,賀飛也深有體會。賀飛回憶,在研發初期,盾構研發組的許多成員從未見過實體盾構機,即使見過,也都只是遠遠一瞥。就在這種條件下,研發小組從零起步,先從圖紙的設計着手,為了弄清刀盤、刀具的問題就花費近5年時間,為了印證一個數據,研發人員不斷前往施工現場求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的深刻內涵。「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通宵也是常事。」
經過長達六年的不懈奮鬥與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在2008年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中國首台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複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中國中鐵1號」問世,並成功應用於天津地鐵項目,標誌着中國盾構機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洋盾構」一統天下的局面,為中國盾構機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性能優異 馬國工程提前貫通
早在2012年,中鐵裝備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然而,由於中國隧道掘進機行業起步晚,彼時,國外對「中國製造」並不信任。馬來西亞的業主甚至直言不諱道:「你們在中國做得好,但在海外市場沒有經驗,我對你們非常擔心。」經過10多次的深入溝通,馬方同意簽下了兩台盾構機。最終,中國盾構機憑藉優異的性能,以最高日掘進21米、提前計劃工期43天貫通的優異成績,創造了馬來西亞盾構施工新紀錄。
2019年12月4日,中鐵裝備設計製造的兩台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用在巴黎地鐵16號線項目建設,這是中國盾構機第一次出口到世界盾構機的發源地和製造強國,「中國製造」自此順利進入全球頂級高端市場。
世界首台馬蹄形盾構、世界最大矩形盾構、世界首台綠色節能盾構……中國廠家的產品迭代升級越來越快,而且在不少領域都做到了世界領先。截至目前,中國盾構機已經遠銷新加坡、意大利、波蘭、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