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放軍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是以直-20通用直升機為平台開發。圖為士兵從直-20索降。
解放軍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再有新進展,據內地媒體報道,新“重武直”近期已經塗刷編號開展試飛,距離列裝服役更進一步。以直-20通用直升機為平台開發的新武直,作戰半徑、載彈量、打擊能力全面超越現役直-10中型武裝直升機,在搶灘登陸奪島、高寒高原作戰中,發揮強大的火力壓制和支援作用,成為陸軍立體化作戰體系的“飛行陸軍”核心裝備。\馬浩亮(文)
隨著陸軍從陸上平面作戰向“機動攻防、立體作戰”轉變,由偵察、攻擊、運輸等多型直升機組成的空中力量,成為陸軍著力打造的新質作戰力量。陸航旅、空中突擊旅,成為各集團軍的標配主力,借助空中力量,打造“人裝合一、天地協同”的“飛行陸軍”。而在陸航裝備中,肩負火力打擊的武裝直升機(攻擊直升機),是立體作戰的重中之重。
目前制約解放軍陸航力量的最大短板,就是缺乏重型武裝直升機。現役武裝直升機主要包括6噸級的直-10中型武直、4噸級的直-19輕型武直等兩款。而美軍AH-64“阿帕奇”、俄軍米-28和卡-52,都是10噸級的重型武裝直升機。重型武裝直升機,被譽為“坦克終結者”,能夠憑借超強的機動性和空地制導武器,從空中對地面裝甲部隊實施快速突襲,奪取戰場控制權。
全天候執勤 空中反坦克
近期曝光的解放軍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圖片顯示,尾樑部位已塗刷了4位的試飛編號,這是正式列裝作戰部隊之前的重要一步。新型武直以直-20通用直升機為研發平台,在動力系統、旋翼系統、減速器等方面,承繼直-20的先進成熟技術,具有優良的環境、氣候適應性。無論是高寒高原地帶,還是高溫高濕海洋島礁環境,都可以全天候全地域執行任務。
從外觀看,新型武直短翼比直-10的短翼明顯加長,厚度也更大。據內地權威軍事雜志《艦船知識》分析,新型武直每側短翼可安裝3個掛架,包括短翼下方2個和翼尖1個。短翼下方每個掛架可掛載4聯裝空地導彈,或4聯裝巡飛彈,或1具火箭彈發射器。因此,最多可同時掛載16枚空地導彈。翼尖掛架則可掛載空空導彈,從而形成空地、空空導彈組合火力,既可打擊地面坦克、重型裝甲車,亦可攻擊直升機、無人機等低空目標。
武直-10的航空機關炮安裝在機首下方,而新型武直的機炮則後置到駕駛艙正下方偏後位置,這種設計類似於美軍“阿帕奇”直升機,其優勢是可以與內部彈艙更好地融合,通過彈艙供彈,提高火力輸出的持續性。
電子信息系統方面,新型機首配置有光電夜視探頭、光電瞄準探頭、數據信號轉換器、敵我識別裝置等,旋翼頂端安裝了一部毫米波態勢感知與火控雷達,提高綜合態勢感知能力。尾梁上方和短翼上分別加裝導彈來襲告警器和紅外幹擾器,用以增強戰場防護能力。
高度智能化 可全自動飛行
由於新型武直基於直-20平台,也將延續直-20的高度智能化設計。軍媒“中國軍號”日前采訪直-20飛行員時透露,除了起飛、著陸,直-20幾乎可以做到全程全自動飛行。計算機可解算飛行員操作意圖,並自動彌補操作偏差,極大節省機組精力,讓機組更好地進行對外觀察和應急處置。這一點對於以火力打擊為主要任務的新型武直意義重大,可以讓飛行員和武器操作員更專注於攻防。
新型武直研發,令解放軍擁有了10噸級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極大完善了陸軍立體化作戰體系。在高原作戰時,新型武直能夠最快速地前出,形成空中反坦克火力網,攔截敵軍地面裝甲集群。在渡海作戰時,則出動新型武直,壓制敵方岸灘火力,為兩棲戰車等第一梯隊的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清掃安全登陸區域,並進一步支持地面部隊縱深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