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河北宏达隆业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磨加工智能生产车间内,偌大的车间只需要几个工人管理。河北日报记者王营摄
轴承,一个看似普通的小零件,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被誉为“中国轴承之乡”的临西县交出自己的成绩单:2023年,临西县轴承产业销售收入236.2亿元,同比增长14.98%。目前,全县轴承生产销售及配套企业共1389家,从业人员9.3万人,拥有各类生产设备7.2万余台(套),产品涵盖碳钢、陶瓷、不锈钢等多种材质的4000多个型号,年生产能力8.1亿套,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零散的家庭作坊起步,到去年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临西县轴承产业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并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西县委书记孟宪鹏表示,力争到2027年,临西县轴承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临西轴承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日前,记者来到临西县,实地探访当地轴承产业的蝶变升级背后,到底藏有怎样的发展密码。
●数智赋能
生产过程跑出“加速度”
9月19日,河北宏达隆业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达隆业轴承”)的磨加工智能生产车间内,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运转。车间内回响着金属碰撞和设备运行的声音,偶尔有一两名工人在智能屏幕前查看参数,“车间鲜见人,但闻机声响”的“智造”场景跃然眼前。
一个个轴承毛坯件被逐一放入全自动生产线上,经过毛坯检测、磨削加工、超精加工、轴承装配、加油注脂等10多个工序,一件件锃光瓦亮的深沟球轴承成品源源不断地“新鲜出炉”。随后,这些轴承被包装好运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高端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