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星座一期中有324顆衛星的研製任務,由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承擔。傳統通信衛星重量在1噸左右,研製周期以年計、投資以億計,而千帆衛星單顆重量不到0.3噸,未來要實現「一箭36星」的發射。「我們不能再像生產奢侈品那樣『雕琢』一顆衛星,這樣的需求非批量化生產不可能滿足」,千帆星座副總指揮朱曉鋮表示。
據介紹,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在千帆星座衛星的設計環節,採用全數字化方式,在生產環節,對生產流程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
過去研製衛星,所有流程「圍着衛星轉」,即衛星不動,一道道工序來為衛星服務。而要實現批量化生產,就得讓衛星動起來,進入流水線生產模式,像造汽車一樣造衛星。另外,還需要降低衛星進入太空的成本,包括國家隊和商業航天企業都在攻關的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
評論認為,中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完備的工業品類、豐富的工程師人才儲備、加速釋放的利好政策,都是中國發展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優勢。雖然SpaceX在前面跑,我們在後面追趕,但我們還看得到它,而且我們跑的速度比它快,差距會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