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都经历了快速发展,并使数以亿计人口摆脱贫困,但如果按真实购买力计算,中国人均收入现在远超印度,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不是跟两国在拥抱现代教育方面的巨大差异有关?这是尼廷·库马尔·巴尔蒂和李扬(音)的新论文《是什么造就了21世纪的中国和印度》讨论的主题。巴黎经济学院世界不平等问题研究室的学者们翻阅了可追溯到1900年的官方报告和年鉴来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记录了中印两国有谁学了什么、学了多久,以及被传授了什么知识。中国和印度在过去100年中所走过的不同道路,可能会对人力资本和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是巴尔蒂和李扬的发现。由于印度在接触西方教育方面领先了50年,它在20世纪初的学生数量是中国的8倍。中国在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之后才开始迎头追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总入学人数已与印度持平。
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的大学入学率远高于中国。但到2020年,情况发生变化:中国向高等院校输送的大学适龄人口比例远高于印度。
这种不同的发展轨迹根源于历史。中国19世纪末的清朝统治者想要掌握职业技能的人才来管理与军事有关的生产。相比之下,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对建立制造业基地兴趣不大。这些殖民者在教育系统中偏重培养文员和初级管理人员。只有社会中较富裕的阶层才有机会获得政府职位,并获得执掌这些职位所需的教育。而在1947年独立后,印度加倍重视高等教育,以牺牲基本的阅读和数学技能为代价投资精英学院。
对印度来说,重视高等教育的决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上述论文称,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印度人有一半可能是文盲,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10%。大多数印度学龄儿童很快就辍学了(有的甚至从来没上过学),原因要么是没人去他们的村子里教书,要么是家里需要更多劳动力。相比之下,中国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即让大量适龄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然后让其中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上高中,之后再进入高等院校读书。这是中国选择的道路。
这项研究的一个更惊人发现涉及大学专业。从历史上看,在印度,本科学历水平的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居多。而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培养成教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农业专家,人文学科、法律等毕业生的过高比例已经开始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印度是“工程师的国度”,这种观点在美国尤其盛行。诚然,许多科技行业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均在印度出生和接受教育。然而,中国高铁网络的飞速扩张——或者中国电动汽车的先进程度——表明,巴尔蒂和李扬可能找到了中国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竞争力源泉。两名作者说:“中国工程类毕业生和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更高,再加上中小学毕业生的比例更高,因此它更容易专注于制造业。”
历史的影响往往难以抹去。英国人在印度教育中施加的精英主义偏见一直延续至今。该论文最后一项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1976年,中国有1.6亿错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参加成人教育计划,而印度只有100万人这么做。中国为这些人提供了识字和算术教育,他们的后代或许对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击败印度功不可没。
本文由彭博新闻社网站11月8日刊发,原题为《中印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教育》,作者是安迪·慕克吉。(编译/杨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