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科技教育 港大團隊助力月背樣品研究

港大團隊助力月背樣品研究

  圖: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嫦娥六號任務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樣品首次向公眾展出。\新華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義剛和高級工程師張樂領銜的團隊,針對嫦娥六號月球樣本的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上。研究顯示嫦娥六號低鈦玄武岩形成於距今28.3億年前的火山噴發,並指示其具有一個十分虧損不相容元素的月幔源區。在這一備受業界關注的科研成果背後,有香港地球科學系行星地質學家錢煜奇的參與。

  錢煜奇是在此次發表於《科學》雜誌上的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他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自己和港大團隊在嫦娥六號升空前夕以及首批月背樣品開展分析之前,曾根據遙感數據對嫦娥六號着陸的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進行研究,提出該地區存在持續、多樣的火山噴發活動,並重建了該地區的火山噴發歷史。

  「通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香港大學化學動力學聯合實驗室,我有幸參與到徐義剛院士團隊的共同研究中」,錢煜奇告訴記者,港大團隊通過對月球背面遙感數據的前期分析,為內地團隊研究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樣品提供了重要的地質背景。月背樣品研究也印證了港大團隊此前論文中提出的火山活動模型。

  錢煜奇表示,通過兩地科研機構的合作機制,參與首批針對嫦娥六號任務的研究,自己感到非常榮幸,也體會到國家對香港發展科技創新研究的支持。目前,嫦娥六號月球樣品已經向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科學家申請開放,錢煜奇團隊亦做好充分準備,期待迎來月背樣品完成科研夢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國產「永不沉沒」塑料船 遠銷非洲中東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