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祈祈被確診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衰竭大約剩餘兩成功能,隨時有生命危險,換心續命是唯一方法。
七個月大女嬰祈祈確診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衰竭剩餘兩成功能,只能依賴儀器維持生命,目前情況危殆,急需換心延續生命,合適捐贈者的血型不限,體重則需符合7至22公斤。祈祈的父親昨日拍攝視頻公開呼籲「求心」,「希望祈祈可以遇到奇跡……我們相信這個大愛會降臨。」
祈祈在去年9月14日,因食慾不振和嘔吐等症狀,前往博愛醫院急症室求醫,之後轉送屯門醫院,出現心源性休克,同日再轉送兒童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
心臟功能僅餘兩成
同月25日,祈祈接受肺動脈繃紮手術,三日後病情惡化接受心肺復甦及接駁體外膜氧合器,並使用呼吸機及強心藥物維持生命。至上月13日,祈祈的導管位置發生感染,併發敗血症,曾出現呼吸衰竭,至本周三(12日)再次出現呼吸困難,驗出血液中有細菌,正接受抗生素治療,目前清醒,靠胃喉餵食,情況危殆。
兒童醫院表示,祈祈確診擴張性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大約剩餘兩成,完全依賴雙心室輔助器支援心臟循環功能以維持生命,心臟移植是唯一能延續生命的方案,而且必須盡快進行,否則很大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腦出血、中風、感染等,隨時有生命危險。捐贈者血型不限,體重7至22公斤。
醫管局表示,祈祈已被納入心臟移植輪候名單超過四個月,屬於同體型病人首位。祈祈在去年10月時已尋求遺體心臟捐贈,當時已開展與內地配對機制,由於符合捐贈條件的捐贈者罕見,暫時仍未覓得合適心臟作移植。
祈祈的父親昨日發布視頻作出呼籲,其間一度哽咽。他說,祈祈很不容易捱過五個月,比爸爸媽媽堅強,現在每一日仍然對着醫護人員和家人笑,「我們希望,祈祈可以遇到奇跡,可以遇到一個合適移植心臟,令祈祈有康復的機會,我們相信大愛會降臨。」
翻查衞生署有關器官捐贈統計,去年涉及心臟捐贈,共有34宗,但截至去年底,等候心臟捐贈人數多達77人,捐贈的心臟與輪候者是否脗合,合適的比率更屬未知數。
促兩地器官互助機制恆常化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尋求器官捐贈一般先考慮同血型,但若情況危急,不限捐贈者血型,體重7至22公斤,相等於幼童至初小學生體重,尋找合適心臟移植不容易。他說,兩地器官互助機制仍未恆常化,但醫管局見到本港有需要的病人,仍然可以向內地尋求協助,為輪候名冊上的病人,帶來多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