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娱乐时尚 邀駐華使節「進政協」 創新傳播載體
公益广告

邀駐華使節「進政協」 創新傳播載體

  圖: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宏遠路小學,絲弦演員在教學生們戲曲的基本手勢。/新華社

  近年來,深化教育改革,科學培養人才,一直是文化教育界的重要命題。與此同時,弘揚傳統文藝魅力,加強傳播中國聲音,亦是邁向「文化自信」的應有之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類型,而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的根本保證是戲曲人才培養。此次全國兩會,自己帶來了關於加快全國戲曲教育通用教材建設的提案,期望藉此在全國範圍內提升戲曲人才培養水準,從而促進戲曲藝術傳承創新,延續國粹魅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根基,是民族發展的力量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和亮麗名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基,在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背景下,保持民族特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

  校本教材質素不一

  劉侗對大公報說,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類型,是中華文化和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代表性的民族藝術和貢獻給人類世界的重要遺產,具獨特的思想價值、藝術價值、美學價值,魅力無窮。戲曲在當代的傳承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而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的根本保證是戲曲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的諸多要素中,標準而優質的教材是基礎,也是根本。但目前,全國戲曲教育教材建設情況卻十分堪憂。」劉侗介紹說,當前,開展戲曲中、高等教育(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在教育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教案基本為校本教材,尚無全國通用的標準化戲曲教材。

  劉侗指出,由於沒有標準的戲曲教材,導致教學開展隨意和人才培養規格低、水平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全國戲曲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與高水平高規格的戲曲人才需求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差距,直接影響到戲曲藝術的當代傳承和創新發展。

  一直以來,「口傳心授」的教育理念都在戲曲教育行業中被墨守成規地遵循沿襲。這背後,既有戲曲教育技藝傳承的獨特性,同時也有一些保守思想陳腐觀念作祟,還有從事戲曲表演行業的部分演員、演奏員轉行做戲曲教師卻不能勝任教材編寫工作,以及對「口傳心授」的簡單化機械化片面化理解。

  科技助力戲曲教育

  「隨着科技進步,戲曲教育手段不斷豐富,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科學地全面地改革創新、規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劉侗指出,教育部逐漸完善和出台實施戲曲專業教學標準,也為標準化的全國通用的戲曲(劇種)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侗強調,戲曲教材建設要打破常規,從線下到線上,從課堂基礎教學到舞台實踐教學,從傳統戲曲的基本功法到現代戲曲的創新發展理念,全方面、多維度開展教材建設,使新時期的戲曲教材科學精準地服務於戲曲人才全面培養,服務於戲曲藝術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黃婉秋病逝 「到天外傳歌去」

这一次,印度电影走在了前列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