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圖: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7日抵達利雅得。\法新社;左下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率領俄方官員與美方會晤。\法新社;右上圖:烏克蘭波爾塔瓦地區遭俄導彈襲擊,救援人員在廢墟中搜尋傷者。左下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右)上周在慕尼黑會晤。\法新社
俄烏衝突即將屆滿三年之際,美國和俄羅斯兩國高官於18日在沙特會談,商討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行協議,並就「可能在數周內舉行的」美俄元首峰會進行協調。特朗普政府官員透露,希望推動俄烏在今年復活節(4月20日)前實現停火,但有意見認為這個時間不太實際。擔心被邊緣化的歐洲國家於17日在巴黎舉行「緊急峰會」,討論烏克蘭危機和歐洲安全等問題,以應對美歐間日益凸顯的分歧。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7日證實,俄外長拉夫羅夫、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正飛往沙特首都利雅得,並於18日與美方官員舉行會晤。會晤將主要側重於美俄兩國關係總體上的恢復,為解決烏克蘭問題可能進行的談判做準備,同時協調兩國總統之間的會晤事宜。
根據美國官方此前公布的消息,前往沙特的美方代表包括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以及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等人。
烏方稱不承認有關協議
兩名美國官員證實,烏克蘭沒有被邀請參加在沙特舉行的會談,美國計劃先與俄羅斯舉行雙邊會談,然後與烏克蘭舉行雙邊會談,最後再舉行聯合會談。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官員透露,希望推動俄烏在今年復活節(4月20日)前實現停火。有官員認為,特朗普關於迅速解決俄烏戰爭的計劃雄心勃勃,「可能不切實際」,相比復活節前實現停火,在今年年底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7日表示,烏方並不掌握美方聲稱將在沙特舉行的美俄談判信息,烏方不會參加此次談判,也不會承認任何可能達成的協議。他強調,所有有意願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都應該參與談判。另外,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應該成為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澤連斯基連日來多次重申,不接受任何沒有烏方參與所達成的協議。他16日被問及是否覺自己仍在談判中有一席之地時,未正面回答,稱「我和特朗普講過,普京是個騙子,他不想要和平」。報道稱,澤連斯基19日也將到訪沙特,但這是事先計劃好的外訪,與18日的美俄會談無關。
媒體注意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6日表示,談判尚未正式開始,如果談判取得進展,烏克蘭和歐洲將被邀請參加「真正的和談」。此番表態試圖淡化將歐洲和烏克蘭排除在談判之外的擔憂。美國政府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15日在慕安會上稱,烏克蘭的和平談判桌上不會有歐洲的位置。
歐洲內部就派兵赴烏分歧難解
特朗普重回白宮後,跨大西洋關係鬆動。在美國副總統萬斯猛烈抨擊歐洲後,慕尼黑安全會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16日的閉幕式演講時傷心落淚,說「歐洲不是可有可無」。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受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倉促於17日齊聚巴黎,針對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議題舉行峰會。
據報道,此次巴黎峰會將討論在美國很可能減少援助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歐洲防務,以及如何盡可能為烏克蘭在談判中贏得更多籌碼。峰會還可能討論停火後是否要向烏克蘭派遣一支歐洲維和部隊,但歐盟內部對此存在分歧。然而,為了避免影響德國大選,有關計劃要在2月23日後才會公布。
英國首相斯塔默16日表示,英國準備在加快烏克蘭安全保障工作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包括在必要時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他指出,維護烏克蘭的安全,就是維護歐洲大陸的安全,整個歐洲都必須增加國防支出。但他同時表示,美國的安全保障對歐洲持久和平至關重要。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17日稱,向烏克蘭派兵的問題只能由聯合國或通過雙邊協議解決,「這是一個與歐盟無關的話題,歐盟不應發表評論」。波蘭總理圖斯克也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派兵。
分析指出,美歐之間的矛盾已經因特朗普政府一系列「美國優先」的政策和表態不斷升級,未來美歐之間的政策協調會面臨更多困難。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