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寶馬i5純電動汽車從位於遼寧的大東工廠下線。\新華社
《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19日發布,在「外資24條」等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20項政策舉措,包括「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力度」、「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
國務院新聞辦20日就《行動方案》舉行國務院政策吹風會,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歡迎更多外資企業積極參與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實踐,支持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建設高水平智能工廠。
英韓荷日對華投資雙位數增長
「外資企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力量。」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化產業科技創新合作,積極支持各國企業家、投資人來華創新創業,支持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此外,還要支持外資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製造業數字化、綠色化發展進程,參與中國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在華建設高水平智能工廠,加快先進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中國轉化落地。
體現跨國公司深耕中國信心
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資企業獲准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為電信用戶帶來了更多選擇和差異化服務。工信部正在推動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4地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將取消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多項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目前已有數十家外資企業正在積極申請參與。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強調,《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各項舉措、各項政策措施將於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這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
凌激指出,2025年吸引外資有不少亮點,比如實際利用外資環比增長27.5%、引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以及引資來源地更加多元化,英國、韓國、荷蘭、日本對華投資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對華投資增長較快。「這些都體現了跨國公司持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的意願和信心。」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亦指出,在華投資的外國企業總體數量還在增加。
一視同仁 吸引外企加碼投資
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指出,《行動方案》中較具突破性的一點,應該是「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力度」。他認為,通過利用外資倒逼國內管理體制機制的整體改革,外資和內資將迎來「一視同仁」的更好發展機遇,「隨着外資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外企已在中國實現盈利,若能將這部分利潤用於在華再投資,將極大促進中國市場的發展。」
白明續指,《行動方案》更加注重給予外資以國民待遇,穩外資的落實不僅體現在負面清單的縮短上,更在於在政府採購、制定標準等多方面給予外資平等參與的機會,這也展現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與力度。
此外,白明也對「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印象深刻。他認為,這相當於「中國的資本+外國的投資人」,「利用外資」的概念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